本报讯(记者 杨喜明)为了提升行业新闻素质,讲好农信改革故事,6月13~14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在河南省开封市举办全国农信系统新闻宣传及党建工作研讨班,来自全国农信机构的180多人参加培训。
据介绍,本期培训班的宗旨是在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深入了解宣传工作在新时期的新特点、新要求,充分掌握传播工作的新路径、新手段,切实提升宣传工作的舆论引导能力。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时间里,会议主办方邀请有关专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就新闻采写技巧、新媒体运用、新闻摄影、农信机构最新热点问题等进行讲解和研讨,探寻农村金融机构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创新之道。
在研讨班上,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海滨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谈十九大报告中的“四个新”: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深刻学习领会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王海滨教授认为,要把握好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五个聚焦”: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
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教授谭云明讲解了《新闻采写技巧与新媒体运用》。他从消息稿件撰写 、人物通讯写作、标题制作艺术 、新媒体特性及规律、如何培养互联网思维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认为,好标题的标准有九个“一”:就生动引人讲,使读者“一见倾心”;就简洁明快讲,让读者“一目了然”;就忠于新闻事实讲,应是“一片丹心”;就对新闻内容高度概括讲,应是“一语破的”;就提供信息的价值讲,应是“以一当十”;就笔触犀利讲,应是“一针见血”;就逻辑说服力讲,应是“一言九鼎”;就含义深刻讲,应使读者“一唱三叹”;就给读者印象讲,应是“一曲难忘”。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著名新闻摄影人刘刚以《新闻摄影理论与实践》为题,以生动的案例,教授学员如何利用手机拍好新闻图片。他表示,真实性是新闻图片的基础,视觉传递新闻信息是新闻图片的最大特点,应有时间意识、精品意识、求新意识、导向意识、编辑意识及档案意识。在内容上,要新闻要素齐备,及时反映新闻热点,时效性强、主题突出。在形式上,要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曝光准确、构图简洁、图片清晰、色彩丰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中国农业大学何广文教授在研讨班上作了题为《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与选择》的报告。他分析认为,目前农村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以下困境:一是服务对象短期内低利、微利甚至无利,金融机构传统的服务方式、服务产品可能失效。
二是缺乏可信度较高的系统性财务记录。三是较多乡村振兴项目的公共产品属性较强,但是主要供给主体是商业金融机构。四是商业银行风险的物资保障需求较高,而乡村振兴经营主体资产积累较差。五是银行体系总体发达、金融供给总体充分,但针对乡村振兴领域提供服务的机构不够。六是服务乡村振兴的低回报、长期性与商业金融资本逐利性形成矛盾。
何广文教授认为,应对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中小金融机构必须要实现五个转型:一是理念转型。要深耕传统普惠金融市场,探索特色业务、本地小微普惠金融业务。二是机构转型。打造在线交易平台,降成本、增效率。三是业务范围转型。将机构主导型服务模式转化平台主导型营销模式。四是业务模式转型。以互联网交易平台和产业链服务为基础,打造生态圈、产业链金融。五是业务拓展方式转型。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
河南省银行业协会、开封市银行业协会、开封市农信办等单位对本研讨班给予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