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18年11月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如何提高农商银行城区市场竞争力 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农商银行提升内审质量的措施 反洗钱工作问题浅析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数据环境下

农商银行提升内审质量的措施

□ 作者 谢 璞

随着多元化金融机制的不断深入,各类业务的拓展及交易实时性的需求增长,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农商银行经营管理向“业务集中、技术整合、信息共享、数据挖掘”方向发展。大数据在提供了更为丰富开放的信息源的同时,也为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提升审计服务质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一)定期性、周期性审计向持续性审计发展。农商银行传统内部审计因受人员、时间限制,只能以定期性、周期性审计来评价整体情况。而在大数据环境下,可以通过审计系统软件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发现潜在的有用信息,可以常态化开展对机构和业务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持续监测、专项分析和审计跟踪等活动。动态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运营状况、风险变化态势等整体情况,实现对风险环节的“全面、深入、持续”的有效审计覆盖。

(二)审计作业模式向全面化转变。1、审计视角由“单业务条线风险”向“全面识别风险”转变。目前农商银行内部审计仍侧重于传统财务收支核算、信贷业务、票据业务等领域的单线控制。大数据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以整合信息技术进行全面风险识别,对跨机构、跨业务、跨产品的全量信息进行关联整合,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审计项目将更具综合性、系统性。

2、立项依据从“历史风险经验”向“全息性触发”转变。农商银行传统模式下的审计立项大多依靠“专家经验”和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评估,审计增值职能发挥不充分。大数据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将建立在全时段、全产品、全流程的信息基础上,风险分析将不再局限于事物的因果关系,而通过综合全方位的分析,推测业务发展的趋势和风险演化的方向,进而为业务经营过程中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提供一个新的手段,以全量信息作为触发点进行的审计项目将更具前瞻性、针对性。

3、审计方法从“抽样审计”向“全量审计”转变。农商银行传统的审计抽样方法存在抽样风险,审计人员只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提供适当的保证。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将运用全息分析技术开展审计,从混杂的全量数据中发掘出潜在的相关关系,提升审计发现的逻辑性、全面性和相关性。

农商银行提升内部审计的应对措施

(一)构建大数据审计共享平台。1、创建大数据审计平台。农商银行要积极建立涵盖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存储等功能的大数据审计平台,将数据统一汇集到数据中心,集中存储、管理、使用,实现数据共享。

2、完善数据库来源。农商银行涉及客户众多,结构复杂,相关联信息呈辐射式分布状态,孤立的数据分析难以发挥大数据中蕴藏的价值。在做好银行内部数据采集的同时,还应通过共享机制广泛收集财政、税务、社保、海关、工商、教育等数据,并规范统一数据指标体系,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数据库。

(二)加快创新审计技术。不断拓展数据挖掘技术,针对不同审计项目特点,开发审计分析模型和审计方法,进行嵌入式整合,推动审计方式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1、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专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是在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之一。农商银行内部审计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培养一批具备丰富审计经验又可承担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2、加强行业内业务交流。通过行业内部以审计案例、交流研讨及数据分析平台等多种学习形式,不断丰富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扎实提升数据分析水平。(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农商银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