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0年12月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农信机构需筑牢抵御风险堤坝 在军垦大地上书写靓丽篇章 为脱贫攻坚注入“真金白银” 图片新闻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明确识别机制完善监管框架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 作者 刘海翔 刘澄清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政府把更多的工作注意力和发展重点放在了搞好国内的事情上,为了促进内循环经济发展,农村成了广阔的“回旋空间”,同时还为乡村振兴与包容性增长提供更大的机遇,而普惠金融在国家新的发展格局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普惠金融:要促进乡村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在“内循环”中,要注意防止“内卷”(involution),也就是“向内演化”,固步自封,自筑堡垒。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改革开放不停步,坚定不移敢于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发展牌。”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在双循环格局下,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让数以亿计的农民不再背井离乡,能够照顾好老人和孩子的同时,又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是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应有之义。

皮之不存,毛何附焉?普惠金融要建立在经济活动的基础上,达到良性循环。如闽东古田县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建设中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项目支持下,建立民富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心,探索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以金融为核心不断延伸,在古田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最需要资金的阶段,助推了金融机构资金的注入,发挥了整合多方资源的作用,促进合作社及合作经济发展,推动闽东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电商的蓬勃发展和农村交通网基础设施的逐步健全,让农民能够在偏远的农村,同样能够建立起产业链,借助便捷的供应链,形成良好的价值链,把绿色农业和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做大做强。

合作金融:新发展格局下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技术推动下的当今市场,靠个体小农户单打独斗,已经难以适应日益竞争的环境。也正因为如此,合作金融与合作经济的重要性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转型期,要从农业技术变革向经营机制变革中寻找新的红利。1978开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红利逐步消失后,需要创造新的制度红利,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就是一个重要突破。合作社与合作经济在国际上有200多年发展历史,荷兰、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合作经济对其农村及农业的发展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合作社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合作社不完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达到互助合作的目的,能够帮助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的福祉,走向共同富裕。单个农户,缺少面对市场的博弈能力,而合作经济能够帮助他们做出特色,提升产品质量,更好利用技术、开拓市场、承受风险,增强面对不利因素时的抵抗能力与韧性。在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看来,和各类商业性金融相比较,合作金融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更能体现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原则。

农民善于种植,但合作社可以由有专业知识的经理担任,从经营上做好管理,这样就能更好地利用技术,开拓市场。如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乡村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以加快建设农村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经营。

普惠金融:要更加注重培育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除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外,对农业和农民有重大影响的另一件事,就是在2020年11月16日,东盟十国加上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国,线上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简称RCEP。这份协定覆盖22亿人口,15个国家,GDP总计25.6万亿美元。RCEP所要求的货贸和农产品低关税,会对签署国的农业造成影响。这是压力,也是动力,将推进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促使我们的农业要盯住更高的国际标准。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随着RCEP的实施,普惠金融要着力支持“三农”、小微、实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当然,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普惠金融只是外因,而真正起内因的,是乡村社会经济的真正振兴,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奔小康”。要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就要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等关键领域继续推进。帮助农民“先富脑袋”“才富口袋”,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要通过创新机制,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对已经脱贫摘帽的贫困群体,“扶上马”还要“送一程”,防止他们受到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天灾打击重新滑入贫困的“泥潭”。

普惠金融不仅仅是金融,是要向其重点服务对象提供支付、信贷、储蓄、保险与理财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做好消费者(客户)保护与赋能,即“普惠金融5+2”体系建设。功夫既在诗内,也在诗外,要跳出普惠金融来看行业,跨越特定的地域来构建更大的格局。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补农村的短板,强农业的弱项,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中国普惠金融的探索与实践,需要在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作为在广阔大地上的朴素实践。

作者简介:

刘海翔,厦门华厦学院教授、前麦肯锡资深专家

刘澄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秘书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