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1年1月2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文艺 我心中的延边农商银行 决算日·开局年 南方的冬天 马灯照亮读书路 传承新时代“背包精神” 庆南阳村镇银行成立十周年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灯照亮读书路

□ 作者 卢树朋

周末赶到贵阳看望奶奶,82岁的老人病魔缠身,今年已是第三次进医院了,不过精神尚好,看到我她特别高兴。聊天中我发现《学习强国》还没学,便打开APP播放新闻联播,播的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奶奶听到后说:“时间过得真快,我13岁时新中国才成立,现在都70周年了。我已经活到八十多岁,得感谢这个国家,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我还想多活几年。”我们都笑了,奶奶这代人,大多都是普通人,经历过不同朝代以及太多苦难,但日子好不好过他们是知道的。

奶奶以前跟我说过,曾祖父很小就成了孤儿,八岁就开始自己背砂锅赶集,卖得好就唱着回来,卖得不好就哭着回来。新中国成立之前,土地都是地主家的,曾祖父只能租地来种,还要被地主剥削和压迫。那个年代,读书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但无论多么艰苦,曾祖父都想法设法让爷爷他们去读书,还特意省吃俭用买个马灯照明,晚上读书都用它。曾祖父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上过学,所以他临走前嘱咐爷爷,一定要让子女读书。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爷爷们分到了土地,虽然是承包,但只要缴了公粮(农业税)剩的就都是自己的。有了土地,家里的粮食够吃了,还有剩余。2006年,在中国历史上实行2000多年的农业税取消了,农民每年还能拿到农业补贴。多地兴办学校,爷爷铭记曾祖父的话,想尽一切办法送子女读书,爸爸七兄妹都上过学。那时,电还没有普及,马灯继续发挥着作用。

我清楚记得,自己是1998年开始上学的,读到6年级就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当时六年级的学费是100元,现在看来不多,但在一个农村家庭还是有压力。我爸爸只读到初中,那个时期其实很多能读书的人也因为没有钱读不起书。他没有改变命运,但是通过读书,爸爸知道无论多么贫穷,都要让我们读书,这是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

我读书时已经有了电灯,煤油灯很少用。有一天晚上,作业还没写完就停电了,找了半天发现家里的蜡烛也用完了,心里特别着急。这时,爸爸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后拿出一个包裹着几层布像酒瓶子的东西,小心翼翼地解开上面的布,倒进煤油后,一点就亮了。我问这是什么?爸爸说,这是马灯,电没有普及之前它就是家里的宝,到了晚上它的功劳特别大。这是爷爷生前最喜爱的东西,让我好好保管。那天晚上我按时写完了作业,只要是停电的时候我就会使用它。那盏马灯陪伴了四代人,依然可以照亮黑夜、点亮未来。

2012年高考结束后,我考上了大学,家里特别高兴,高兴的是我成为这个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却又带着忧愁,愁的是他们只能凑到我的生活费。还好有国家助学贷款,让我圆了大学梦。毕业以后,我进入农信社,在云贵高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成为金融扶贫路上的一员。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贫困学子,通过助学贷款完成学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来时路,因为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因为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金融青年,无论穷与富、能力大与小,拥有家国情怀,不忘初心,饮水思源,扎根基层坚守岗位,发扬老一辈信合人的为民情怀,践行金融助力脱贫攻坚、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千千万万的农信人,遍布在贵州的每一个乡村,用金融“活水”浇灌致富之花。我们都在追梦:关于我们和“三农”、我们和故乡、我们和祖国。

马灯犹在,读书尚可,我和我的祖国,未来可期!

(作者单位:贵州大方农商银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