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前所未有地将乡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经济发展,金融先行。农商银行作为支农主力军在新时代也将成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农商银行如何在支持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措施。
面临的矛盾及问题
农业是弱势行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而农业主体自身投融资能力和政府的扶持力度又有限,导致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资金缺口较大。目前,农业融资“难、繁、贵” 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制约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急需破解。
农业经营主体急需金融“造血”与金融机构支持不力的矛盾还依然存在 目前,国有商业性金融机构在乡镇金融网点较少,大部分乡镇只有农商银行网点,“一农”服务“三农”的局面还没有打破。同时,由于受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相对小而散、信用基础不够稳定,涉农贷款风险成本高、利润少, 农业投资产出效益过程较长等因素影响,各金融机构对涉农信贷服务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业主体缺少有效抵(质)押物(权)和担保物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破解 在现行信贷政策条件下,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是决定银行贷款的主要条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申请贷款时,可登记抵(质)押和担保的有效资产非常有限,导致农业主体难及时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同时,担保体系不健全、担保成本过高、互保联保、风险敏感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使一些本可以通过担保形式获得融资的农业主体被金融机构拒之。
农业保险发展落后,农业经营风险较大,影响了“三农”信贷投放 农业经济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的脆弱经济,遇到自然灾害,会有大批农民和农业企业遭受严重损失。农业经营主体一旦遇到天灾,将无力归还贷款,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农村信用环境建设面临较大障碍 一是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农户信用评定工作的有效开展。农户人口流动频繁,居住分散,信用基础信息真伪不易鉴别,给信用户评定工作造成较大困难。二是农户资信条件差,影响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当前,分散化的农户生产经营,很难形成资本合力,且农户生产经营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低下,一场自然灾害可使农民丧失偿还贷款能力,从而造成违约。三是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未取得预期效果。目前,部分评定的信用户并未得到实际性的优惠措施,在贷款的发放上,信用户未享受到优惠的利率政策,信用户评定没有取得应有的激励效果。
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审批手续繁琐,农业融资成本过高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不论数额大小,都要进行调查、审查、信用等级评定、授信和落实抵押担保等措施,与上报一笔几千万元的贷款手续和流程一样,手续比较繁琐,审批时间较长。由于农业主体基本上都是流动资金贷款,时限比较短,农业投资的周期又较长,时间需求不匹配,大部分涉农贷款周期采取一年一贷、利息一月一付的贷款方式,无形之中增加了连续申贷、评估、保险等费用的隐性成本支出。
对策与措施
农商银行要立足“三农”下沉服务重心,做优做深支农支小,真正了解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把农村基础市场打造成支撑农商银行发展的“根据地”,有效支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事业部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建立健全农商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和支撑部门工作联动机制,打造普惠金融工作与支农专业团队,提升服务“三农”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业务审批上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涉农贷款发放速度。
支持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产业聚合发展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农商银行在开办小额农户贷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基础上,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提供保证担保,解决借款人抵押物不足值或无正规抵押物的问题。二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农商银行要进一步丰富贷款种类,在推出“土地流转贷”“粮农贷”“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联农通”产品的同时,优化信贷流程,提高办贷效率,逐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渠道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能力 一是农商银行在线下要不断优化县域网点布局和结构,加大网点自助设备的投放力度,推动县域网点智能化升级。二是线上以互联网金融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农村网点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渠道,提升手机银行业务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推动线下产品向线上迁移,用科技金融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深化平台合作,形成服务乡村振兴合力 为帮助更多百姓致富,农商银行要积极引入“银政”“银企”“银协”“银担”和“银保”平台合作机制,让农商银行能够明明白白,安安心心地把资金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缓解“三农”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形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力。
完善信用体系,提升乡村金融知识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农商银行要给予守信村民享受差异化的利率优惠政策、流程更快捷的信贷服务,从而逐步引导和培育农民诚信意识。二是加强对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教育和金融基础知识普及。农商银行要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送金融知识进万家、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民理财意识和风险甄别意识,提高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
(作者单位:浙江平湖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