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1年5月1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广告  坚持三个“不动摇”党史学习求实效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广告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 作者 廖显江 杨正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三台县是四川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铺开将对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带来腾飞机遇,农商银行定位于服务农村经济的主力军银行,如何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在与农共舞中乘势而上共享振兴红利值得探究。笔者以三台农商银行为例,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把握乡村振兴重点,助力产业兴旺。三台农商银行紧扣三台“3+2”产业规划,着力支持发展以麦冬、藤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菜两大基础产业,助力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一是按照“前端种养殖产业化+后端产品品牌化”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加强与辖内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构建“企业+专合社+农户+银行”产业链模式,发挥产业链核心企业在市场营销、专业指导、融资增信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围绕麦冬、藤椒、生猪等主导产业,助力创新构建“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代养代种”“收益分成”等经营模式,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二是对辖内在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逐户落实主办机构、主办客户经理,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用信、开户等工作进行专项考核,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销“封闭针”。三是加快开办农村“两权”贷款,适度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信用贷款额度,进一步简化信贷资料及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大力推广“蜀信e贷”“农e贷”等智能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市场主体融资便利性;拓展与涉农保险机构的合作力度及深度,扩大保险对农户涉农信贷的保障范围,加强财金政策协同,不断健全完善政府、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多方参与的分险体系。

把握乡村振兴关键,助力人才振兴。一是主动对接外出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大学(村官)、农村青年、乡村能人,掌握其创业及经营规划,强化主动服务。二是以服务在三台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的全省首个乡村人才振兴实验班学员为契机,与县委组织部、三台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会等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开办“乡村振兴贷”,为实验班学员、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等群体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和专属金融服务。三是农商银行与乡镇、村委、农业企业等开展干部双向挂职,通过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共同培育农村本土金融、管理和农技专业技术人才。四是选拔一批专业与思想素质过硬的青年骨干员工开展针对性培养,引导其在思想和行动上要“爱农民、爱农村”;在业务技能和知识结构上“懂农业、通金融”,成为服务三农领域的行家里手,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专业化水平。

把握乡村振兴内涵,助力共同富裕。农商银行要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保持金融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助力低收入户和边缘户持续增收。依托小额信用贷款,积极支持有劳动力和生产项目的群众扩大增收渠道;加强财政、央行货币政策的运用,通过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最大限度降低低收入群众融资成本;按照脱贫不脱帮扶的要求,继续关注结对帮扶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协调资源、捐赠资金、引入资本等形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力支持乡村文旅等新业态发展,积极支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等,以“旅游+”“生态+”模式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帮助群众实现当地就业、可持续增收;依托四川农信惠生活平台,加强本土农特产品包装、宣传、推广,拓展农产品销路,真正实现群众丰产又丰收。

把握乡村振兴本质,增强群众幸福感。一是持续优化升级POS机、“农惠通”、存取款一体机等自助机具,抓好手机银行、金融IC卡、惠支付等电子产品推广,探索使用安全、符合中老年人习惯的手机银行服务,让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群众享受同样高品质金融服务。二是完善综合服务站点功能,打造“泛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21年3月末,三台农商银行建设综合服务站点402个,实现对行政村的全覆盖,提前两年完成省联社乡村综合服务站点布局建设规划。三是通过定期举办金融夜校、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加强反假币、反洗钱、反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同时,加强农商银行存贷、电子银行等特色金融服务宣传,引导群众合理消费金融产品,助力生产经营,提升生活品质。

(作者单位:四川三台农商银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