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1年9月2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专题 牢记初心专业专注创新服务三农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系列报道·农发行篇

牢记初心专业专注创新服务三农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遗余力推进乡村振兴

□ 作者 徐道红 党云帆 霍云鹏 伍洪 杨喜明 徐广昊 刘天娇 占仲文 徐国维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筹集支农资金,支持三农事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支撑作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统称农发行)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专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在脱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党委全面领导和统一部署,加强党建引领和顶层设计,成立支持乡村振兴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领导小组,推行“四级书记责任制”,形成了上下机构有效协同、平行部门分工协作、全行员工共同推动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格局。目前在全国设有2112个机构的农发行(其中县级支行1741个)已然成为乡村振兴重要的金融力量。

农发行从完善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入手,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总行成立乡村振兴部,强化人员配置,调整业务范围,承担农发行系统金融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协调、统筹、督导等职能,负责贯彻实施国家及农发行党委有关乡村振兴的工作决策。22个与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省份所在分行设置设立乡村振兴处,其他省级分行在粮棉油与产业客户处加挂乡村振兴处牌子,承担乡村振兴服务职能,市、县行内设部门承担乡村振兴服务职能。为加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队伍建设,农发行总行出台《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方案,将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年举办基层行干部乡村振兴主题示范培训,充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一线工作人员。据记者了解,目前农发行超61%的员工在金融服务一线;为优化乡村振兴服务人员结构,农发行加大专业对口、志在三农、高学历应届高校毕业生招录,今年硕士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占比超过50%。

为将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实落细,农发行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成立了农发行支持乡村振兴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并召开了2021年第1次会议,专题学习、研究了监管部门出台的《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同时,农发行依据《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科学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任务指标,今年8月20日,出台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考核评估工作目标、工作机制、任务分工和工作措施。为确保考核任务落实不踏空、不漏项,农发行在支持乡村振兴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领导小组下设服务乡村振兴考核工作组,针对各项考核指标,建立任务分工清单,分别明确指标牵头行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工作任务,将考核指标推动落实情况纳入全行业务经营分析范畴,按季报告各项考核指标推动情况;考核评估与绩效挂钩,将各省级分行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考核结果最高以40%的权重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出台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省级分行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考核方案(2021年)》,引导各省级分行聚焦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领域,狠抓工作落实。

组织到位,措施得力。农发行出台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尽职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极大地调动与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力、开拓精神。围绕供应链信贷,农发行和郑州商品交易所合作,创新推出“保值贷”,借力期货力量,帮助企业提前锁定利润;与国粮交易中心进行对接,为参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粮食竞拍的会员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创新推出“竞拍贷”,并研发了供应链融资线上办贷系统,将竞拍贷、订单融资收购和仓单质押等多种供应链融资模式统筹优化纳入农发行产业链贷款范畴。为让农民分享到产业链高增值价值,农发行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信贷支持,创新“土地+”等模式为农地开发和农业科技等产业链前后端提供创新产品,拓宽农地信贷业务的内涵外延,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着力构建完善的农业全产业链信贷支持体系。目前农发行已达到前台业务条线重点发挥产品优势,提升客户营销和服务水平,全力对接新阶段市场和客户需求;中后台业务条线重点发挥定政策、控风险等职能,确保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给和投入;支持保障条线重点在组织保障、财务资源、物资配给、科技支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确保金融服务职能有效发挥,做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不留死角,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农发行在努力修好内功的同时,注重加大资源整合和战略合作,主动对接各级地方政府,开展与相关部委、行业主管部门、金融同业、重点客户等多边合作。2018年以来,农发行总行与贵州省政府、河北省政府、重庆市政府、江西省政府等省级政府签署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高层互访、建立会商沟通机制等方式,为合作省份量身定制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深化银政合作。聚焦打造出了“粮食银行”“水利银行”“农地银行”“绿色银行”等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银行。

通过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农发行已形成上下一心,尽心、尽力、专心开展金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局面。在脱贫攻坚方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从全力支持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薄弱环节;突出支持产业扶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信贷支持和后续扶持;持续发力支持基础设施扶贫四个方面发力,不断加大信贷资金投入。截至2020年末,农发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2.67万亿元;扶贫贷款余额1.5万亿元,占全行各类贷款余额24%,投放额和余额均居金融同业首位。

2021年上半年,农发行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支农业务,聚焦“七大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一是积极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统筹支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三是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四是着力支持农业农村建设;五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六是农发重点建设基金稳健运营;七是积极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国际合作。截至6月末,农发行支持乡村振兴累计投放贷款1.18万亿元,同比增加1112亿元;贷款余额6.4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154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农发行的目标:加强优化与完善中国特色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机制,大幅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规划能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达到国内同业先进水平;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力有为,涉农贷款余额达到8万亿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尽职尽责,粮棉业务实现稳步增长,粮棉收购市场份额达到50%;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建设、区域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高效,金融精准帮扶贷款累放1.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速不低于15.0%,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5年累放额不低于1.2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7万亿元。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农发行坚守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等服务乡村振兴主场主业不放,将沿着党中央指明的乡村振兴方向砥励前行,再创新的辉煌。

想办法 出实招 农发行浙江省分行服务乡村振兴有担当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是全国农发行系统设立的第一家省级分行。近年来,该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想办法,出实招,结合区域特色,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全力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发展,“粮食银行”“农地银行”“水利银行”等农发行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支农影响力、社会美誉度稳步提升,为助力浙江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做出了很大贡献。连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支农支小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这条‘彩虹路’有8米宽、3000米长,漂亮吧!类似这样的路我们要造七八十条,共投入资金有6亿多元。”在四期省道至马坞宽敞的沥青公路边,金华兰溪市支行行长方琳娜开心地向记者介绍:“记得项目刚开工时,当地老百姓纷纷前来观看,别提有多高兴了!”据了解,这是农发行兰溪市支行深入对接企业,充分挖掘企业优势资源,创新探索出“四好农村路+股权投资收益”模式支持打造的富民项目。同时,还充分利用农发行中小微企业贷款首年优惠政策,给予首笔4.5亿元贷款年利率LPR下浮100BP的优惠,为兰溪市乡村致富创造了有力条件。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当地农民交通出行状况,加快推进兰溪市城乡综合交通网建设和推进当地乡村振兴工作。

绍兴嵊州支行副行长陈伟芳带记者走进浙江绿色城镇项目—嵊州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长乐水厂工地。嵊州水务集团长乐营业所所长麻军军有些激动:“水厂今年9月就可以正式运行了,将润泽附近3万人啊。农发行对我们的支持很大,农发行人积极践行了‘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的理念,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近年来,农发行嵊州市支行主动适应政策变化,创新融资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支持嵊州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嵊州市美丽城镇、新昌县农副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设等项目。截至5月末,贷款余额76.4亿元,支持项目21个。

记者还来到“中国棒球第一村”——嘉兴平湖市徐家埭村,漂亮的村庄边农庄林立,瓜果飘香。村口硕大的灯光棒球场,特别引人注目。村党委书记刘建群告诉记者,美丽乡村建设中,资金是关键,他们通过农发行的金融支持进行土地流转,以“合作社+银行+村民”的模式整合村里资源,开创“农业+文化+旅游”的乡村致富道路。据介绍,平湖市支行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着力聚焦重点领域,不断夯实农地类项目主办行地位。今年3月3日,该行获批全省首笔3500万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流贷),实现2000万元贷款投放。该笔贷款有效缓解了当地农业经济主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资金短缺、成本过高等问题。贷款的投放为区域内11个村集体、33151亩耕地集中流转、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在实干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了政策性金融力量。

在田园山水文化最浓郁县域之一的湖州德清,农发行紧紧结合地域特色,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首届中国田园博览会在德清召开,作为支持田园博览会项目的承办银行,德清县支行最终获批5.4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长期贷款,彰显农业政策性银行责任担当。“现在,德清田博园已经打造成国内一流休闲旅居区、国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更快地融入杭州经济圈提供了一大助力,这和农发行给予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山清水秀、田园错落、百花飘香的田园博览园内,干练的德清文旅集团营销投资总监、田博园董事长张惠芬在记者面前发自内心地感谢着农发行的支持。2020年,农发行德清县支行又紧抓机遇,积极营销莫干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和莫干山国际未来社区建设项目,探索出了德清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之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两年来,农发行德清县支行已累计支持下渚湖田园博览园项目、莫干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新市三个半岛古镇保护开发项目等一系列旅游资源项目,审批旅游项目金额合计18.2亿元,累计投放7.4亿元。发挥了乡村旅游资源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德清打响了“名山、湿地、古镇”以及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的品牌。

在安吉,农发行安吉支行勇担政治使命争做绿色信贷的积极践行者,借助“两山”理念发源地的优势,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政策定位,将绿色信贷业务作为推动当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在三农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做精做深文章。行长冯冶带记者们来到美丽的灵溪公园,园内绿树成荫、碧波荡漾、蝉鸣鸟叫……宛如仙境。公园占地94.4平方公里,农发行支持了1.4亿元的绿色信贷,主要用于路面景观绿化的提升。公园的建成,直接带动了周边业态的发展,增加了附近村民的收入。“我们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乡村振兴、支持绿色发展’作为总体业务发展思路,提出了围绕绩效考核导向优先营销绿色项目、保证贷款总体增量的前提下优先投放绿色贷款、做大绿色贷款规模的基础上优先营销绿色亮点项目等三个优先办贷的原则,努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资本。”据统计,2021年1月-5月安吉支行累计投放各项贷款5.5亿元,其中绿色贷款投放5.14亿元,占比93.45%。

不仅仅只有兰溪、嵊州、平湖、德清和安吉等支行在为服务乡村振兴想办法、出实招,全省45个县级支行坚守初心和使命,都在积极努力、铆足干劲为浙江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农发金融力量。截至2020年末,农发行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关口,比“十二五”期末净增995.93亿元、增长99.18 %;贷款年均增幅14.78%,高于全国农发行系统平均水平2.52个百分点,高于在浙8家中管大型银行平均水平5.02个百分点而居首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展望未来,我们行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主线,抢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机遇,砥砺奋进,创新有为,为把浙江建设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农发行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胡世财豪情壮志。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 助百姓实现“安居梦”“致富梦”

近日,记者走进如公园一般的贵州省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阿妹戚托小镇里,一栋栋彝、苗风情浓郁的特色民居依山势而建,房屋结构雕梁画栋,房前屋后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据介绍,自国家实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重点部署以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把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中之重,累计投放462亿元,帮助全省192万贫困群众成功“挪穷窝”接续以124亿元支持7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急需的教育、医疗及配套产业等后续项目建设,服务易地扶贫安置点搬迁人口149万人,助力百姓的“安居梦”与“致富梦”得以交织绽放。

2016年以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依托《贵州省2012—2020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划》,率先发放贷款1亿元支持晴隆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省统贷”模式形成后,又下拨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贴息贷款1243.5万元,充分保障了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