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1年11月2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农商银行 如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创新农信机构 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农商银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实践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商银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实践

以湖南省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为例

□ 作者 杨文德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对于农商银行而言,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坚守农信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抢抓历史机遇,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发展成为农商银行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笔者以湖南省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为例,就农商银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实践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支持乡村产业 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在“联”字上下气力,深入推进“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 “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是2019年湖南农信系统启动的一项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行动,通过创新融入地方基层治理,有效解决党的地方基层组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农商银行党建工作不落地的问题,并出台《湖南农信系统“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方案》。同年8月,湖南省农信联社怀化办事处出台《深入推进“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实施意见》,其辖内各农商银行党委积极对接当地党委政府,构建了“三级共建”模式,确立“三员一官”工作队伍,健全“政府主导、银行联动、村组推进、农户参与”的“四位一体”评级授信机制,有效推动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实现了“合作机制共建、阵地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共促、党员活动共推、金融普惠共创”。

围绕水、电、气、路、卫生健康、公益养老、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党委共建落实产业普惠和公益项目普惠提供金融服务,有力支持了当地产业发展;其所属各支部协同共建落实集体经济普惠,大力推进“整村授信示范村”创建,做好服务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等工作,培育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产业大户,积极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系统内党员互助共建落实就业创业普惠,各农商银行党员联手农村党员带头入户走访,普及金融知识,参与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把农村党员重点培养成带动群众创业的优质客户。

截至目前,怀化市12家农商银行派驻“金融村官”972名,发展“金融三员”14847名,建立党员网格互助小组11871个,为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网络,使基础党组织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三级共建”落实产业项目30余个,创建“整村授信”示范村339个,服务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产业大户200余家,带动农业产业创业带头人上百人。

在“合”字上强探索,畅通乡村产业发展有效途径和渠道 “三社合一”是怀化市委、市政府探索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服务社融合发展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此,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积极融入推进,通过构建利益联结体,搭建合作平台,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担保方式和信贷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和金融资金的“联姻”,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特别是在村集体经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家庭农户等产业发展方面,先后与市供销联合社等10余个部门建立服务三农、利益联结、信息共享、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伙伴关系。其辖内麻阳农商银行创新的“党建联动进乡村、信用联保进农户、产业联创进园区”的“三联三进”服务模式在全市获得了大力推广,并积极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业务,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有效缓解了农业产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目前,随着怀化市首批“三社合一”试点工作的成功开展,该系统已累计为55个试点村的923户农户或专业合作社等发放助农贷款4179.45万元,有效畅通了本地农业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渠道。

在“新”字上谋发展,有效丰富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服务手段 近年来,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围绕当地特色产业,主动融入“互联网+农业”,先后开展公益帮扶直播带货、“怀青农场”短视频大赛和“学农微课”等活动,让广大群众尝到互联网带来诸多实惠的同时,有效丰富了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服务手段,助推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为让特色农产品畅销“云端”,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突出为重点农户、涉农企业提供直播带货服务,有效解决农户销售难题,扩大其销售规模。2020年以来,湖南省农信联社怀化办事处先后在洪江、麻阳、怀化、通道、会同、辰溪等农商银行举办了“山货出山 直播带货”活动9场,共帮扶100多户农户及商户销售新晃牛肉、麻阳冰糖橙、通道侗茶油等农产品约120万元,有效带动了怀化本地农户、涉农企业发展。

为帮青年铸就创新创业成才梦,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举办了“怀青农场”短视频大赛。该大赛聚焦优秀创业青年,以视频比赛的形式挖掘优秀创业企业,推广怀化特色产业,并配套“福祥·怀青振兴贷”系列金融产品。目前,怀化各农商银行对接“怀青农场”138家,评级授信52家,授信金额9156万,投放金额8422万。

为解决客户经理特别是年轻客户经理不了解农业农村的现状问题,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举办了“学农微课”活动,培养客户经理三农情怀,并结合“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组织全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抖音短视频等形式,积极参与农业知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民金融需求等学习,不断丰富三农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客户经理队伍,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和精准度。据统计,怀化农商银行系统客户经理整体参与度达70%,分享各类学习视频达300余件,话题关注量达到100万人次。

在“特”字上做文章,大力支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 目前,怀化共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8个,涉及5类农产品。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围绕8个示范村镇农产品,大力推动“一村一品”实践,支持其做强做大,并不断支持和培育麻阳黄桃、芷江鸭、靖州茯苓等10余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围绕大江口镇柑橘产业,2020年11月,溆浦农商银行主动策划举办“橘子熟了”溆浦县莲花村首届脐橙文化节,以文化活动带动零售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购销主体的积极性,并对接县内电子商务、快递企业和带货主播踊跃参与,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帮助种植大户和合作社销售柑橘。该行还结合区域共性需求、产业特点、发展周期和产业主体资金需求等特点,推出“乡村振兴贷”“柑橘贷”“惠农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精准匹配农户、合作社、企业信贷需求。目前,溆浦农商银行在大江口镇投放支持柑橘产业发展的贷款共计2674万元,涉及种植户632户,合作社25个,龙头企业3家。为强化金融服务,溆浦农商银行聚焦产业示范园和专业村建设,通过“整村授信”和“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派出“金融村官”7人持续开展驻村驻点办公,全面摸清大江口镇柑橘产业发展规模、经营状况、资金需求等情况。在此基础上,该行制定“一户一策”,推行“阳光办贷”,主动上门服务,对经营基础好、产业规模大的农户、合作社进行重点支持,并提供全面的贷款、存款、结算等金融服务,有效推动“一村一品”做强做大。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支持大江口镇建成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1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园3个、柑橘专业村8个,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

在“融”字上下功夫,延伸乡村金融服务“全产业链” 全产业链农业是乡村振兴必答题。近年来,怀化市农商银行系统积极探索实践,依托金融服务助力农村“打通经脉”,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助力当地形成适宜的新产业、新业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提高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益。

芷江农商银行围绕核心企业——芷民丰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创新推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为企业发放企业贷款,为农户发放小额信贷。该模式不仅解决了购销问题,也为农户发展产业分担了市场风险。目前,该公司已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截至9月末,芷江农商银行围绕该产业上下游共投放贷款960万元,推动该公司与当地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建立标准化养鸭基地12个,专业鸭舍面积达4万平方米,签约帮扶户679户,直接帮扶周边农户4000人次,每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

黔阳冰糖橙系“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洪江市特产。洪江农商银行在对其进行重点信贷支持的同时,还积极牵线搭桥,寻求上游加工企业推动其产品深加工;通过采用“农村电子商务+双创+信贷”模式,鼓励农户通过电商平台积极创业,并根据产业划分孵化了20多个“淘宝村”,带动5000余户农民足不出户实现了创业、就业,有效促进了种植户增收致富。自2019年以来,洪江农商银行累计为黔阳冰糖橙产业发放贷款8366.84万元,现有贷款余额5524.48万元。

支持乡村产业 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偏弱,金融支持的创新性不强 一是专业队伍缺乏。当前,虽然农商银行队伍整体呈现年轻化和高素质化,但年轻化的队伍中有农业背景或农业专业的相对较少,对农业知识的了解有限,缺乏懂三农的专业人才。二是服务对象单一。缺乏对农户生产、冷链物流、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的配套支持和服务意识,对单一企业上下游的金融服务渗透不足,产业链金融业务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三是产品配套不足。将金融产品简单地推向农村市场,产品大同小异,种类少、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突出,缺乏信贷手续、担保方式上的创新。

农业全产业链构建薄弱,金融支持的带动性不高 一是产业链供应端不发达。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小、散、乱”现象较为普遍,生产经营综合能力较弱,产品相对单一、总量较小,生产主体与市场衔接不足等问题突出,阻碍了产业链发展的进程。二是产业链加工环节起步晚。目前怀化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只是简单停留在对产品的粗加工上,缺乏精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三是产业链下游产业发展滞后。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由于产业配套技术含量较低,导致农产品腐烂、浪费损失严重,且尚未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产业政策支持机制不全,金融支持的渗透性不足 一是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商银行在风险控制和处置上能力较弱,加之配套的农村信用体系和风险补偿分担机制不健全,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农商银行就成了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其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实力和积极性。二是农业保险机制不完善。没有适应农业全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保障程度不足、农业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另外,农业保险农户自缴保险费用比例较高,农户购买意愿较低。三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决定其需要多元资本投入保障,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仅靠农商银行等农金机构的信贷投放远远不够。

金融支持 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提高金融支持深度 一是打造专业信贷队伍。强化专业人才的培训,在新员工招聘中向农业专业进行倾斜,主动配备涉农专业人员,建设一支熟知农业产业知识和市场行情的专业信贷队伍,定期研究市场行情,研究上下游客户,做数据采集与分析,为农户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进一步深入推进“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扩大“整村授信示范村”建设范围。二是丰富服务对象。围绕地区现代农业规划,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强农,积极转变服务与营销思维,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满足企业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融资需求,以企业为中心,实现“一点接入、做全链条”;以合作社为融资主体,依托产业,多农户共同融资,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风险共担。三是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围绕农村产业发展中涌现的新业态,专门设计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引入收益权质押担保、“动产担保”和“信用担保”等融资方式,通过非现场现金流分析、现场批量调查等手段,更精准地掌握现金流客户收益、客户经营等情况,实现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不断满足乡村产业多方面的融资需求。

积极培育有效需求载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积极发展农村新业态,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地方政府层面,应加快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改制,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在农商银行层面,应加强科技金融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党建共创 、金融普惠”行动的深入推进,实现“福祥e站”站点的全面覆盖,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逐步建立起农业新业态的服务支持体系。二是着力特色品牌打造。围绕“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支持农业优势特色百亿产业培育,强化信贷资金投放聚集与引导作用,重点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推动农业产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三产融合”,打通农业全产业链,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协会+农户”“农户+农信社+保险”等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加快融入“互联网+农业”。以“三社合一”为运营载体,整合现有涉农政策和资金项目资源,推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搭建“互联网+合作社”供销平台,结合农业公用品牌建设,畅通农产品电商上行通道,推广农产品社交销售平台,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

紧扣地方核心产业龙头,延伸金融支持广度 一是要紧贴龙头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通过开展综合经营,个性化金融产品设计,打破传统业务经营注重个体营销、产品营销、价格营销的策略,由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揽子”服务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变,满足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金融需求,实现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与其上下游农户、中小企业的利益捆绑和统筹管理,并借此迅速掌握不同阶段客户的状况变动,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二是围绕龙头企业,支持重点环节。有侧重地加大对龙头企业在精深加工、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并给予相应的金融优惠,以此引导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作坊置换+联合发展”等新模式,提高现代农业产业链运行效率,真正通过降低农产品产业链交易成本,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是要完善合作机制,推动稳健运营。对于资金需求较多且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保险机构、政府性信贷担保机构的合作,积极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通过企业“筹一些”、银行“贷一些”、农担“保一些”的方式,共同解决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难题。

落实产业发展人才保障,强化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从农民思想观念上着手,通过宣传当地政府支持乡村能人兴业、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实施的“回家工程”和其支持发展“归雁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引导农民敢想、敢做、能富;鼓励农户采用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或以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实施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村党支部书记、种植养殖能人、商品经纪人、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和立志在农村创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到大中专院校系统学习培训,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农村实用带头人。三是丰富教育培训方式。以高素质农民的全面培育、学历提高及信息化建设等工程为依托,推进各类农民培训计划;借助专家理论授课、现场实践教学、“互联网+农技推广”等方式,把农技推广由面上普及向田间地头延伸、向种植大户延伸、向龙头企业延伸,强化对农村不同经营主体的指导作用。

完善产业发展保障机制,筑牢金融支持“稳度”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地区信用宣传力度,推动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企业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二是强化农业产业规划布局。希望各级政府根据各个乡村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规划,整合乡村项目相似的产业,清理没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集中资金围绕农产品产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保障机制,提升农业产业自身抗风险能力。三是完善保险机制与风险补偿。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建立政府参保分担机制,合理降低农民参保比例,提升农户购买保险意愿。呼吁政府主动承担一部分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贷款风险,并予以风险补偿,增加农商银行投入乡村振兴的动力。在支持方式上,可建立各种贷款补偿基金,切实提高农民个体户和农业企业的资金链续航能力。四是优化融资环境。继续深化和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加快确权进度,建立区域和全国性质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同时,做好抵押物价值评估中介机构的培育,尽快统一评价标准,并考虑解决贷款人违约后抵押物难以处置的问题。

(作者系湖南省农信联社怀化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