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2年1月1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农业期货 浙商期货充分发挥行业功能 “保险+期货”助力乡村振兴 大商所生猪期货上市一周年  为产业办实事 助解行业风险管理难题 兴业期货定制服务方案 解决小微企业经营难题 保险+期货”:三农“稳定器” 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期货力量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商所生猪期货上市一周年 为产业办实事 助解行业风险管理难题

□ 本报记者 郭伟

2021年1月8日,我国首个畜牧期货品种和活体交割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称“大商所”)挂牌上市。一年来,生猪期货稳健运行,得到了市场各方高度关注,产业客户积极参与。特别是在2021年生猪价格下行周期中,生猪期货与现货市场并行,有效助力产业抵抗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养殖利润,在推动我国生猪产业保供稳价、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提供良好价格指引 产业参与积极

生猪期货的上市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在纵深发展上又迈出坚实一步。据统计,截至2022年1月7日,大商所生猪期货累计成交量616.69万手,成交额1.74万亿元,日均持仓6.08万手,LH2019和LH2111两个合约共交割54手,全业务流程成功完成闭环,相关规则制度及流程设计得到了市场的全面检验。

据了解,生猪期货上市之后恰逢我国生猪现货市场的下行周期,在此期间,大商所生猪期货整体运行平稳,成交、持仓稳步增加,基本形成了“产业逐步参与,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功能逐步发挥”的格局,在助力产业规避此轮价格下跌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大商所共有近2600多家单位客户(不含资管、特法客户)参与期货交易和交割,90余家养殖企业申请了套期保值资格,大型养殖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态势基本形成,中小养殖户则以参与“保险+期货”项目为主。

聚焦产业需求 多举措把实事办“实”办“好”

生猪期货上市后,大商所深入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在确保生猪期货安全稳定运行基础上,通过调整套保额度、设计多元化交割服务、推广“大商所农保计划”等,满足产业各主体套期保值的需求,切实做到了为企业办实事、助行业解难题,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工作推进中,大商所针对持仓需求较大的大型养殖企业,申请产业客户专用套期保值额度的,适当放宽其持仓限额限制,从而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满足了大型养殖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套保需求。

为满足市场交割需求,上市初期,大商所在农业农村部全国大区政策中划分的东部区设立了14家交割仓库;2021年6月在东部区又增加了5个交割场点为交割仓库;同年8月,在河南、湖北地区增加4个交割场点,使生猪期货指定交割仓库增至15家企业的23个交割仓库。此外,大商所还发布了河北、陕西等9个生猪期货交割区域的升贴水,为下一步在这些地区新增交割库做好了准备。

在当前跨省运输以“点对点”为主的情况下,为解决买方接到期货交割的生猪后可能难以处理的问题,大商所设计了协议交收、养殖场回购、场外交易等替代交割方案,并与所有生猪交割库沟通,由生猪交割库帮助接货买方协调物流和屠宰资源,便于买方处理生猪。从2021年9月和11月合约实际交割情况看,54手交割配对中,买方选择协议交割方式自行交收的有17手,交割库回购的有1手,使用交割库推荐的物流车辆的有5手,交割库推荐屠宰企业处理生猪的有13手;其相关措施在服务市场、提高交割效率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考虑到猪价下行周期影响,大商所在2021年农保计划中加强了对保障生猪价格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引导机构重点服务中小养殖户,使生猪期货成为大商所首个上市当年便纳入农保计划的品种。目前,2021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共立项131个生猪期货价格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份,覆盖养殖户近万户。

产业受益良多 生猪期货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从当前来看,生猪期货所发挥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两大功能正在逐步惠及产业链各主体。通过近一年的关注与参与,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纷纷对生猪期货市场运行及功能发挥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和高度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生猪期货未来发展的期待。

中粮家佳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国金对记者表示,为应对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生猪期货的推出意义重大。中粮集团一直高度关注生猪期货的推出和运行,自生猪期货推出后,中粮家佳康就根据自身养殖情况积极参与,通过卖出套保规避经营风险,是参与生猪期货的直接受益者。

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秦军也表示,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我国生猪行业长期以来缺乏引导市场发展的价格发现机制,2021年生猪期货的推出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同时也为包括生产者和贸易者在内的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管理风险的新渠道。

记者了解到,如中粮家佳康、牧原股份一样在2021年积极利用生猪期货的大型上市公司不在少数,而对于在我国数量占比众多的中小养殖户来说,生猪“保险+期货”模式也已走入其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如华西期货及平安财险利用生猪期货,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开展了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为当地36户生猪养殖户、2880头猪提供了保障,赔付约115.5万元,赔付率约334%。当地养殖户激动的告诉记者,“没想到会赔付那么多!要不今年养猪可亏死了。”

市场人士指出,任何新品种走向成熟并发挥功能,都有一个渐进过程,生猪期货上市一年来成绩喜人,但仍需要长时间的深耕细作、精心培育,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理解。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协同,共同呵护好这个新生工具,促进其健康发育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