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2年1月1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陕西信合推出专属产品 送“战疫快贷”到基层一线 重庆农商行加强业务中台建设 以管理创新赋能数字化转型 新疆农信自主研发系统 开通兵团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业务 许昌农商银行快速响应 筑牢防疫安全屏障 湖南省联社常德办事处发挥帮扶作用 多措并举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图片新闻 财政部发布《管理办法》 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   念好“六强”经  耕好三农田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念好“六强”经 耕好三农田

大同农信“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信用工程”见闻

□ 本报记者 丁鸿雁 通讯员 王丹丹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山西省大同农信勇担支农支小使命,聚焦“六强”,深耕三农,实行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信用工程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截至2021年12月末,大同市农信社已在辖内1080个主体开展“整体授信”,创建信用主体61个;10万元以下个人客户累计评级授信15.6万多户、金额38.61亿元,较同年初增加13252户、金额8.35亿元;累计用信48959户、金额22.64亿元,较同年初增加用信12902户、金额7.23亿元。

强组织 画好乡村振兴“布局图”

大同农信始终扎根农村、贴近农业、服务农民,把“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作为贯穿全市农信社的重点工程,主动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以搭建“三级授信”体系为支撑,全面开展“整村授信”,着力提升农村市场授信覆盖面。2021年以来,山西省农信联社大同审计中心先后制定了《2021-2025年服务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意见》《大同市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全面实施网格化营销指导意见》和《大同市农村信用社“整村授信”工作实施方案》;其市、县两级机构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领导组、增设了乡村振兴金融部。大同全市农信社在政策指引下,齐心协力,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划分责任田、制定路线图、指定责任人,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信用工程建设。

强制度 释放经营发展“驱动力”

大同农信通过打造“五专模式”,在人员配置、流程运行、考核激励、制度执行等方面,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优化制度、提升服务,为“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工作中,大同农信选定辖内浑源农商银行作为试点机构,在全市建立起“金融服务站——区域办贷中心+网点——授信审批中心”的“三级授信”体系,理顺组织架构、配足信贷人员、打通业务流程,优化薪酬考核,推动信贷转型提质增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提升服务质量、开展专项经营为目标,在全辖范围内推行事业部制改革,按照职能分工合理划分服务范围,设置办贷条件,简化办贷流程,缩短决策链条,提高办贷效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锻造一支组织有序、管理有方、技能过硬、考核公正的信贷队伍,将人员、薪酬向基层一线倾斜,充分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提升信贷岗位“含金量”。同时,大同农信坚持“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发展思路,深入分析研究市场、行业、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变化,广泛宣传、精准推荐、灵活运用好省36种通用信贷产品,全力支持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农信品牌影响力;并在人员、信息等资源集聚的地方选设金融服务站,配置机具,培育有文化、会使用智能机具的联络员,发挥金融服务站作为“地下交通站”和“毛细血管”的重要作用,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目前,大同农信在全市已建立了893个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各类电子机具覆盖1426个行政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已经全面延伸到各个行政村落,最大限度满足了县域农村地区客户存贷款、转账、查询等服务需求。

强主业 蓄好支农支小“一池水”

围绕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大同农信加大推进信用工程创建力度,把三农与小微企业作为第一主业,重点支持农业主体、小微企业、转型综改重点项目,持续增加三农贷款投放。2021年,大同全市农信社结合乡村特色产业,重点扶持有发展前景的“一村一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扩大客户群,做精做优普惠金融,累计投放春耕备耕信贷资金6173.31万元,支持了352个主体开展农业生产;支持小微企业563户,发放贷款84.22亿元;支持个体工商户1159户,发放贷款9.82亿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户,发放贷款6.87亿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28户,发放贷款5.27亿元;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18个,发放贷款1.6亿元,在三农金融服务过程中做到了“服水土、接地气、益大众”。

强特色 把准产业振兴“方向盘”

大同农信自觉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以支持地方“特”“优”产业发展为蓝图,按照“扶持一个企业、支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片脱困户”的产业扶持路线,重点支持黄花、黄芪、小米、药茶等“特”“优”产业,集中打造一批农业品牌,发挥辐射效应,帮助优势产业建设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兴业创业、增收致富的重要源泉。

其辖区云州农商银行倾力为黄花产业量身定制“忘忧易贷”等9款特色信贷产品,为黄花及其上下游产业注入信贷资金规模达2.2亿元,涉及黄花种植面积4万余亩,扶持农户490户、金额5915万元,支持黄花相关企业25户、金额1.61亿元,帮助农民和脱贫户走上致富小康路。
强扶贫  下好政策红利“一盘棋”
乡村振兴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既要“脱贫”更要“致富”,帮助群众就地创业致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为此,大同农信全力打造助推乡村振兴的金融“红色引擎”,强化“双基联动”,选派驻村党员干部和客户经理,主动下沉服务,与村委会结对共建成立联合工作组,扎实推进包干乡镇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摸排工作,逐户对接走访,有效满足脱贫人口的有效信贷需求;充分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的金融杠杆作用,依托“银行让利+产业带动+脱贫户受益”的联合机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推动产业兴旺,带动脱贫人口融入产业长期受益。大同全市农信社主动肩负起全市55%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投放任务,为辖内5361户脱贫人口投放了2.6亿元脱贫小贷;全市农信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17.06亿元,2021年累计投放9.83亿元。
强乡村  深耕信用工程“责任田”
大同农信主动寻求各级地方政府支持,加强与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社会组织等相关部门的合作联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支部落实、结对共建”的系统创建格局。实践中,大同农信以“整村授信”为载体,持续推进信用工程建设,鼓励党员干部组成“红马甲”先锋队,进村入户开展“大调查、大摸排、大起底”的“无缝对接”活动。2021年以来,大同农信指导辖内大同农商银行成功在塞北第一村——杨家窑打造了“整村授信”试点样板村。为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大同农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优化信用环境,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银行对接”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大力推广“信易贷”,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2021年以来,大同全市农信社累计投放信用贷款26.83亿元,通过“信易贷”平台成功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112户,投放贷款14.06亿元,助力中小微企业加速驶入“快车道”。
民生无小事,件件映初心。大同农信将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化作金融“活水”润农助企,以支农支小为使命,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力度,不断提升信用工程水平,在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大同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笃行实干、行稳致远,谱写了浓墨重彩的闪光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