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2年3月1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农业期货 兴业期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勾画服务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广发期货开展生猪价格保险项目为养殖户规避收入下跌风险 郑州商品交易所贯彻“一号文件”精神推进“保险+期货”创新试点 金融稳企安农“申万”护航实体 新湖期货助力山西生猪产业发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州商品交易所贯彻“一号文件”精神推进“保险+期货”创新试点

□ 本报记者 陈智胜

2月2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这也是“保险+期货”试点模式连续第七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在这七年中,“保险+期货”创新模式从稳步扩大试点起步,到今年的优化完善,为“保险+期货”试点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在2016年—2021年期间累计支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127个,涉及棉花、白糖、苹果、红枣、花生5个品种,保险理赔金额累计3.28亿元,共有25万农户受益,有效服务了相关产业发展。

2021年,郑商所围绕“增品、扩面、创新、优化”的工作主线,在白糖、苹果、红枣、花生、棉花品种上,支持开展项目21个,覆盖陕西、甘肃、云南、广西、山东、河南、新疆等7省(自治区);保费总计2.2亿元,承保白糖31万吨、苹果26.59万吨、红枣3.36万吨、花生4.25万吨、棉花1.92万吨,为8.34万余农户(约2.44万脱贫帮扶户)以及18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风险保障金额50.95亿元。在巩固2020年陕西延川、新疆麦盖提等6个全覆盖项目基础上,郑商所在河南增加了花生项目,在新疆支持开展了棉花、甜菜项目,兼顾服务脱贫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植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土壤”,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该所在推进“保险+期货”创新试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总结起来主要体现为六大举措。

探索创新基于“保险+期货”的苹果收入保险模式,发展立体化农业风险管理体系。2021年,国内首单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落地陕西省黄陵县,以产量端和价格端的双重保险,为607户果农提供了8747元/亩的保险金额,帮助果农有效管理因自然灾害减产和销售价格下跌造成的收入损失风险。该项目于2021年11月29日到期,赔付金额共计250万元,亩均赔付约354元。这是除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外首个地方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试点,探索了“因灾减产”后稳定果农收入的有效措施,不仅为特色林果作物收入保险项目积累了经验,而且对推动传统农业保险供给改革、加快农业保险由“保成本”“保价格”向“保收入”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试点成本控制机制。郑商所2021年试点方案进一步突出以农业风险保障需求为导向的运作理念,鼓励项目申请方通过简化产品结构、设置一定虚值等手段,降低单位权利金、扩大试点覆盖面积。如,2021年苹果项目平均费率为4.26%,比2020年降低了22.12%。

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项支持,培育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发展“主力军”。按照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的中央政策要求,2021年郑商所设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靶向发力、增强规模经营主体的市场风险意识;在苹果品种上,立项支持4个试点项目,为300户合作社果农、151个家庭农场的两万余吨红富士提供了收入保障。与此同时,郑商所与山东、河南省政府联合开展项目明确优先扶持规模经营合作社、家庭农场,满足其管理市场风险、稳定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增添金融活力。

积极引导财政资金参与,进一步优化保费来源结构。2021年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通过鼓励承办单位与地方政府沟通对接等引导措施,撬动外部资金约7500万元,其中整合以奖代补及相关县市配套资金共计约6000万元,促进了保费来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郑商所、政府、农户三方保费共担局面,为最终由政府组织实施试点营造了良好环境。

与政府联合发文部署试点建设,加强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应。郑商所在试点过程中,注重向地方政府推介“保险+期货”模式及成效,对接引入政府资金、强化项目组织保障,合力助推试点扩围。2021年河南省财政不仅延续了三门峡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还依托2021年初上市的花生期货,进一步开展花生“保险+期货”试点,并确定了两年的试点期限。山东省也主动投入财政资金,与郑商所联动结合、协作试点,为烟台产业集群以及威海、日照的苹果产业优势区搭建风险防范屏障。地方政府主导试点建设,有助于建立财政资金常态化、机制化支持机制,丰富农户收益保障政策工具箱,同时形成金融与财政协同支农合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与风险应对能力。

与政策性农险联动发展,在创新农业补贴方式、推动农业保险转型方面持续发力。2019年,甘肃将苹果“保险+期货”纳入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财政投入从2019年4000万元到2020年增加到6000万元。2021年甘肃省财政继续增加支持力度、扩大试点范围,提供保费补贴约7500万元,承保现货规模18.7万亩,同比增长25%。在此示范带动下,2021年陕西省开始将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列入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试点,总保费1500万元,其中省市县三级财政提供保费补贴60%。“保险+期货”与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试点联动发展,助力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和制度经验。

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继续巩固前期项目建设成果,立足更好发挥期货定价、风险分散功能推进业务模式创新升级;同时积极联合省级农险或金融主管部门实施项目,扩大“保险+期货”覆盖面和惠及主体,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