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2年3月2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专题 临县农信联社备足“信贷底肥”按下春耕备耕“快进键” 临猗农商银行开展整村授信确保春耕备耕资金充足 翼城农商银行金融“活水”浇灌春耕备耕 平遥农商银行党建共建精准对接农户需求 静乐农商银行为春耕备耕提供金融支撑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猗农商银行开展整村授信确保春耕备耕资金充足

□ 本报记者 丁鸿雁 通讯员 王瑞 李亮良 房志勇 高旭伟 郭旭宏 王丽

临猗县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县和水果强县。作为扎根三农沃土的本土银行,今年以来,为确保春耕备耕生产有序开展,山西临猗农商银行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福农贷”“棚建贷”“农资贷”“电商贷”“农易贷”等涉农系列信贷产品为依托,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家网点一个战队、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整村授信”,为春耕备耕注入金融“活水”,为乡村振兴贡献“农商力量”。截至目前,全县评定63个信用村,累计授信3.3万农户,授信金额38亿元,今年前两个月发放春耕备耕贷款1.3亿元。

角杯甜柿“格外甜”

角杯镇远离县城,紧邻黄河,是临猗县最西的边远地方。近年来,当地种植产业不断调整,甜柿凭借着投工少、价格高的优势,异军突起,大有盖过苹果之势。

柿树属于高水高肥作物。随着种甜柿农户的增加,肥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一直以来农户一般都是赊账购买化肥,待甜柿销售后再归还化肥款。

为进一步支持甜柿产业发展壮大,临猗农商银行角杯支行以肥料为突破口,以“整村授信”工作主抓手,通过“福农贷”“农资贷”等专项信贷产品为农户、化肥经销商提供全链条式支持。首先,该支行将农户授信额度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并降低贷款门槛,从担保贷款转为信用贷款,解决了农户贷款担保难题。其次,对乡镇街上所有化肥经销户给予贷款支持,每个经销户授信额度从5万元提高至30万元,通过充实化肥经销户资金实力,间接支持农户。同时,借助整村授信工作,确保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可得性。

樊欣坡是角杯镇浪池村有名的甜柿种植户。作为新型农民,他的种植观与众不同,大多数村民都是千方百计让自家的甜柿抢先上市,卖个好价钱,而他坚持要到霜降前后才摘甜柿,比别家足足迟了一个月,有些还要等到小雪前后才采摘。

“霜降前后,昼夜温差大,这时的甜柿才真正成熟,糖分高,口感好,吃起来又香又甜。”“这几年我还开了网店,地里三分之一的甜柿在网上卖,都是广东、上海的老客户。”“品质是信任的基础,也是致富的基础。”樊欣坡说。

在角杯支行3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樊欣坡不仅把家里的8亩柿树打理得井井有条,树势旺盛,果实饱满,还收购甜柿、苹果,网店经营也越来越好。

“贷款30万元不用找担保,凭信用就行,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是樊欣坡最大的感悟。目前,全镇授信农户覆盖率达到60%以上;授信额度达到1.6亿元,用信额度达到1.1亿元,较三年前翻了一番;贷款客户数量达到1400户,增长30%。

庙上冬棚“披棉被”

庙上乡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冬枣产业从最初的零星种植到现在的设施农业,先后经历庭院式萌芽、高科技引领、无公害生产、产业化发展等阶梯式嬗变,特别是近年来冬枣种植高产技术的推广和枣业大棚的普及,每家每户搭建大棚已成为枣农们的投资重头戏。

张庄村的陈某经营了20亩的枣园,2016年他在庙上支行的扶持下,搭建了地坑棚和框架棚,地坑棚的枣最早成熟,在6月上市,普通钢架棚的枣9、10月上市,陈某每年收入大概40万元左右。

今年,陈某为了确保在冬枣上市的各个阶段都有产出,计划改建棉被棚,庙上支行了解到他的需求后,根据总行新推出的“棚建贷”,为其提高了贷款额度,从之前的10万元增加到15万元。有了资金支持,陈某的枣园在7、8月也可以有冬枣产出,每年可增加4万多元收入。

目前,庙上乡冬枣大棚覆盖面积已经超过95%以上,庙上支行通过整村授信已为2万余户枣农建立了信贷信息档案,并大力推广“棚建贷”,对枣农搭建大棚给予鼎力支持。今年两个月来,已新增授信580户,金额1亿元,新增用信380户,金额4000万元,为春耕备耕设施化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农村是农信社的“精神”家园,农民是农信社的衣食父母,农业是农信社的发展之本。在今后的工作中,临猗农商银行必将恪守初心,扎根三农沃土,服务三农发展,为了这片土地的树更绿、果更香、民更富一如既往、勇往直前!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