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2年4月1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文艺 我们的支农情怀 春柳依依 涪江春色 春水漾桃花 营业部里角色多 满江红·感怀 立春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柳依依

□ 作者 高光锋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河依旧,人依旧,情断、情愁。又是一年春好时,周末我沿着河边遛遛转转,感受大自然风景的韵律,目睹两岸柳枝在波光粼粼中如衣袂飘飘。这里远离闹市,潺潺汩动,和风煦暖;这里杨柳依依,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枝如同少女的秀发随风摇曳。

手抚柳枝,看着即将露出的柳芽,眼前闪现出童年的小伙伴儿沿河采集柳枝做柳笛的岁月。

垂柳最入画,古诗有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佳句。做柳笛是一项技术活儿,首选柔软的柳枝。小时候,我个子小,够不着柳枝,就蹦跳着抓住柳枝的低端,轻轻地翘起两腿,在柳枝上荡秋千,以自身的重量拉断一根柳枝。取到柳枝后,开始选材,柳条的末端以铅笔杆粗细为宜。用小刀儿截一段儿,然后用左手捏着柳枝,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慢慢地顺着一拧,听到轻轻的“咯”声,这是柳枝的外皮和里面木枝分离的动静,这样一下一下地拧下去,拧得恰到好处,劲儿过了,柳枝皮会裂开;劲儿小了,柳枝皮和木枝分离不开。整个拧完之后,先把粗的一端外皮剥开一点儿,露出里面的芯儿头,用牙使劲咬住芯儿头,用手拽住另一端,轻轻地一捋,柳管就下来了。然后是制作笛嘴儿了,用小刀在柳管头上小心地去掉一小截最外层的皮,留下黄绿色的一层;这一刀,尺寸力道直接关系到柳笛能不能发声和声音的粗细、音质的优劣。笛管长短也会影响笛子的音,柳笛短细,笛嘴儿恰到好处,笛子的声音清越悠扬,否则沉闷压抑。吹柳笛,不需要什么音乐才能,不限于男孩和女孩,享乐全在孩提的烂漫和春姑娘的美丽。你唱我和的柳笛声,世间有什么音乐能和你媲美?《红楼梦》里有一个美丽的丫头叫“入画”,还有一个叫“抱琴”,春天的柳儿堪当此二了。

吃春是最美的享受。柳芽抽穗形如桑椹,浅绿鹅黄正嫩。把嫩嫩的柳絮从枝条绺下,带回家。我和妻默契配合,一人洗,一人发挥着“刀工”,做成“笝(na)糕”,好吃的绝美吃食。新鲜的柳絮合上棒子面上笼一蒸,鲜嫩的柳絮味儿随着热气飘到了院子里,让人垂涎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味着柳絮的芳香,或连芽带穗捋下来,用热水焯过,泡出青涩味,用盐和小磨香油凉拌,或用蒜汁凉拌,做早春的佐餐小菜,入口鲜嫩喷香,别具风味。柳芽还可以用来蒸包子,柳絮做馅,少量的肉馅添加上适量的作料提味儿,出笼的小包子咬上一口,可谓回味无穷,别有一番风味。

折柳送别。人生辗转,时光飞逝。自觉还年轻,然年近天命。儿时的伙伴为了生计各奔东西。前几年过年的时候,几个发小还能小聚。然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久别的挚友只能通过电话、微信聊聊,交流一下情感。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一段《折杨柳枝》,歌词中有这样一句,“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古时候,柳树因“柳”与“留”谐音,故有示意挽留的意思,唐代诗人王维在《渭城曲》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送别名作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亲人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愫就像随风飘荡的柳枝绵绵无期。因为疫情,在外漂游的孩子们过年逗留在他乡,在家的父母只能和孩子们在无奈中相互祝福着,企盼来年能够消除疫情,相聚在春节,阖家团圆,安安康康。

又是一个柳絮飘飘、柳丝飞扬的时节。俺生为土生土长的农民,还记挂着柳絮做成的美食,还有柳条做成的农具。“柳条盖”用来压实犁过耙过的耕地,盖过后地面上现出细密优美的曲线……

长长的柳丝牵动着家乡人的缕缕乡土情,也给家乡的人们寄予一年又一年的希望。

(作者单位:河北省新河县农信联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