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出村镇银行将被主发起行吸收兼并、多家村镇银行出现提现难的消息。面对此类消息,社会上借机故意抹黑村镇银行的现象时有发生,已有部分村镇银行因此蒙受损失。
村镇银行是由符合监管条件,管理规范、经营效益好的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发起银行并且单一金融机构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是经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激活农村金融供给市场、优化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金融生力军。
村镇银行自身体量小、品牌弱、缺少人才、监管体制不完善、金融科技弱等是其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我们必须正视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村镇银行主发起行要更多地支持、帮助村镇银行解决问题,规避风险,帮助出问题的村镇银行查找问题根源,对没有出现重大原则性问题的村镇银行,要主动为其提供支持,保护其正当权利,维护其稳定性,“一并了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任何事物要健康、快速发展,外因和内因相结合是必备的条件。村镇银行的重大风险主要来自其内部,村镇银行的股东结构优化、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关系到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金融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防止不良资本进入村镇银行,维护其资本的纯净性。从法律、制度、预警体系、管理模式、明确主发起行责任等层面上加大改革力度,从而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为村镇银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0年12月31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了支持主发起行向村镇银行补充资本、适度有序推进村镇银行兼并重组、引进合格战略投资者开展收购、注资和强化对主发起行的激励约束等要求。因此,村镇银行只有扎实稳妥地实施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有关货币金融政策,健全规章制度、提升管理质效,实行法治化、公司化及市场化运作,才能确保村镇银行质与量的“双向达标”。
作为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在此方面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发起行不能用对下属部门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村镇银行,也不能放任村镇银行自由发展。主发起行要把工作重点放在选人、用人、风险监管、考评等工作上;在配备德才兼备班子的基础上,要介入村镇银行管理制度建设,植入主发起行多年积累的优秀管理经验,出台激励机制,赋予村镇银行管理团队责、权、利,促使运营团队放开手脚合规开展工作。村镇银行要搭建风控预警体系,建立整套合规运营机制,运用有效手段及时纠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加大考评和奖励力度,充分调动运营团队和员工的积极性。
根据融信云发布的《2021村镇银行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村镇银行户均贷款余额30.5万元,较2019同期再次下降2.89万元,已连续9年保持稳定下降;单户5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85%、单户1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47.3%,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0.84、3.38个百分点。对于将市场定位于“支农支小支微”的村镇银行,各级地方政府理应给予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政策倾斜,当村镇银行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困难,推进其良性发展。
金融科技是村镇银行发展的短板,这也是造成其获客等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影响其发展。由于金融科技投入成本较高,对单个村镇银行来说,难以承担这项过高的投入成本,极易拖垮村镇银行。因金融的特殊性,村镇银行和社会类金融科技机构合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如何让村镇银行在金融快速发展中“不掉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金融科技“国家队”的相关机构要主动承担起责任,让金融科技普惠村镇银行。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村镇银行运营团队在加强责任心、事业心的同时,要勇于创新,广泛开展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加强银政、银企合作,要用新金融、智慧金融、精准滴灌金融来“支农支小支微”,开展差异化错位金融服务,形成自己“小而美”的金融生态,这才是避免村镇银行“夭折”的路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