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振兴,金融先行。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部署,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自2016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七年提及“保险+期货”模式。“保险+期货”模式经过7年运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和农业主体已经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保障的品种涉及白糖、橡胶、大豆、玉米、棉花、小麦、鸡蛋、苹果、红枣和生猪等行业,不仅保障了农民的收益,也推动了期货等金融市场的发展。
目前,随着“保险+期货”模式进入全面推广期,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将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在总结经验中不断优化完善,以期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
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称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郑商所试点工作是突出期货市场在“保险+期货”模式中为农业风险分散提供期货支持的功能定位,体现“保险+期货”模式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核心内涵,以“农险无忧”为主题开展项目建设,更好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称大商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2022年要在促进市场安全平稳运行和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立足期货市场优势和功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凝聚各方优势合力提升支农效应,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贡献“期货智慧”和“期货力量”。
那么,作为郑商所、大商所的会员单位,对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有何看法?今年的工作重点在哪儿、如何发力?期货业要拿出什么高招、实招?对此,期货业高管有话说。
为农业产业链提供全方位期货服务
东海期货总经理陈太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金融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东海期货积极响应期货行业号召,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利用期货专业优势,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展开。截至目前,东海期货通过期货专业帮扶、消费帮扶等方式,足迹遍布于陕西延长县、河南洛宁县、安徽太湖县、新疆麦盖提县等25个重点帮扶县及地区,共计投入帮扶资金达约1200万余元。
在期货专业帮扶方面,东海期货主要以农产品期货价格作为农产品贸易定价基准,通过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专业服务手段稳定农产品贸易,从而更好地推动实现产销对接;并综合运用套期保值、场外期权、仓单服务、咨询服务等手段,为农业产业链企业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期货专业服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东海期货积极推进“保险+期货”项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8年以来,东海期货在全国各地开展了20个“保险+期货”项目,试点项目涉及7个省份14个县级地区,标的合约涉及生猪、苹果、花生、天然橡胶等7个品种,为两万余吨农产品现货提供了价值4亿余元的风险保障,累计赔付超1100万元,让金融创新的成果落实到田间地头,切实保障了农户的收益。
“保险+期货”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不断优化,且与产业链的融合不断加深。已经由过去单一的价格保险,衍生出价格、产量风险兼顾的收入险,覆盖范围也从最初的种植业拓展到了风险转移需求更大的养殖业,在稳定农业发展和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东海期货不断加强对行业内优秀经验和模式的学习,从而提升“保险+期货”等项目方案设计和对冲交易能力,优化对冲策略,着力解决基差风险等难题。切实提升项目保障效果,稳定农户收益。
东海期货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助力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着力加强期货专业知识推广普及,和服务三农成效的宣传引导;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产业链经营者的专业水平和认识深度。
乡村振兴已踏上了全新征程,东海期货将继续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促帮扶;持续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不断提升期权对冲水平,因地制宜开展“保险+期货”项目,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期货智慧与力量。
展现担当作为加强“保险+期货”服务能力
光大期货副总经理苑文忠
“保险+期货“连续多年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目前已经成为价格保险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期货行业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有力的抓手。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为”保险+期货“市场培育提供的资金支持逐年增加,交易所项目数量和规模也持续加大,期货行业通过“保险+期货”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发挥了良好的成效。这一举措受到各级政府、企业、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户的广泛认可。由于“保险+期货”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持续发挥了重要且独特的作用,近年证监会和中国期货业协会不断鼓励倡导各期货公司在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开展“保险+期货”项目,有效帮助当地农户防范价格风险、稳定收入,对于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具有积极的效果。此外,随着“保险+期货”工作的持续开展,期货公司以此模式服务三农、服务国家战略的规模逐步增加,各级政府和社会对期货公司的认知和理解逐渐加深,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为期货行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近两年,为深入贯彻《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精神,光大期货依托“保险+期货”模式,不断创新、不懈努力,先后参与“保险+期货”项目超50个,项目总保费超2.5亿元,总保额近50亿元,已完成赔付过亿元;品种覆盖生猪、猪饲料、玉米、大豆、天然橡胶、白糖、苹果等期货商品;并在广东、云南、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山东、辽宁、内蒙古、新疆、黑龙江、陕西等多个省份开展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帮扶行动惠及4万多户已脱贫户,充分展现金融央企的担当和作为。在“保险+期货”工作开展过程中,光大期货金融创新的步伐亦未停止,由“价格险”到“收入险”、由“保险+期货”到“订单农业+保险+期货”“保险+期货+银行”等保障范围与能力越来越强;保费由“单一支持”到“多方共担”,财政资金的加大介入使得项目推广的可持续性更强。同时,项目参与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保险产品通过分档设置,实现精准投保、精准核保;期货公司结合项目实际,通过场内和场外两个市场灵活对冲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保险+期货”模式的成功运作是期货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典型创新,近年来,包括光大期货在内由期货行业参与深度帮扶的多个挂牌督战县宣布脱贫,在我国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过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的“浙商”思考
浙商期货董事长 胡军
前不久,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一篇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这是自2016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提及“保险+期货”。
2015年,期货行业探索推出了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保险+期货”,其核心是利用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给农业主体提供收入保障。几年来,浙商期货主导或参与了约200个“保险+期货”项目。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参与主体的增多,市场对期货助农的模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险+期货”的优化和完善的问题,值得每一个参与主体探索。今年“一号文件”发布以来,我和公司团队深入学习,结合自身项目经验,给出了“浙商”思考。
瞄准需求扎实推进
在“保险+期货项目”实际操作中,期货端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保险公司对冲价格风险,而价格只是投保主体农业保障的部分因素,因此,“保险+期货”要从满足价格端风险管理需求向匹配农户真实保险需求转变,需要项目各方深入了解基层需求,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对于期货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农户来说,其对“保险+期货”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流程不甚了解。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在设计和推出保险产品时,要贴近农户真实风险管理需求,还要切实开展各类培训,普及期货、期权、套期保值等理论知识宣传。
全程参与全链服务
就农业主体而言,种植养殖成本、粮食产量、销售情况是决定其收入的“三大”主要因素,如何从前期种植养殖阶段的融资,到中期产量和价格的保障,再到后端销售渠道的打通这“三个关键环节”提供专业服务,将是接下来“保险+期货”模式优化的路径之一。近两年,包括浙商期货在内的多家期货公司,在开展“保险+期货”的过程中,都探索尝试了相关增值服务。接下来,各项目主体应该积极推广全链服务,如订单农业、基差收购、银行信贷、“粮食商行”等保障模块,为农业主体提供更丰富、全链条的保障服务。
政策导向探索创新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探索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保险+期货”作为跨界创新类金融产品,有责任和使命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把手。项目试点可以探索与“三部委”试点相结合,用价格险等附加险的形式参与到“三部委收入保险试点”的模式中去,从而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国家政策、期货交易所指引、行业各界努力下,“保险+期货”必将得到逐步优化、完善,继续谱写新时代期货助农的新篇章。
依托期货行业优势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安粮期货总经理韩文辉
近年来期货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证监会部署,发挥自身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上,贡献了应有的力量。以安粮期货为例,2020年以来公司以“保险+期货”和场外期权等工具为抓手,在安徽、辽宁、湖南和云南等地开展了多个项目,覆盖生猪、玉米、豆粕、苹果和天然橡胶等品种,有效为种植养殖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稳定经营,保障收益。尤其是公司2020年在大连庄河地区开展的“生猪饲料期货价格保险项目”,为当地2.7万头生猪的饲料价格提供保障,项目到期赔付315万元,赔付率超过300%,提升当地养殖户的养殖利润超过10%,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参保户的高度评价。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关键在于金融保障。期货行业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出行业自身的“专精特新”。
“专”指的是同其他金融行业相比,期货根植于现货,在产业方面关联性更高,依托更加专业的人才队伍,能够为乡村产业提供“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和基差采购等更加专业的风险管理工具。
“精”指的是期货行业可以做到服务的着力点更加精准化。推进乡村振兴,需根据行业的特点,提供精准的金融保障,期货作为涉农产业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针对产业上、中和下游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提升服务有效性。
“特”指的是期货行业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诉求,甚至是同一客户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不同诉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量身打造的产品和服务。以养猪户为例,面对生猪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分别为客户提供生猪价格、饲料价格和养殖利润保险,以“菜单式”的服务,全面提升保障效果。
“新”是随着更多涉农期货品种的上市和衍生品工具的创新,期货服务三农的广度得到扩展的同时,与保险、银行和农业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融合将不断深化,期货行业服务三农的深度也在不断延伸。
未来安粮期货将继续秉承“深耕产业、服务实体”的信念,践行国企担当,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深度探索开展“保险+期货+信贷”等更多普惠性乡村金融服务,护航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保险+期货”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
申万期货首席风险官万娴子
自2015年大商所实施首个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以来,各期货公司都积极参与到“保险+期货”试点业务的推广中。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也在申万宏源证券和申银万国期货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的号召,成立定点帮扶领导小组和定点帮扶工作小组,统筹指挥和协调“保险+期货”工作。2016年至今,公司先后在14个省市自治区的35个县共计开展了49个“保险+期货”项目,涉及玉米、大豆、棉花、橡胶、生猪等农产品50万吨,惠及种植农户9万多户,其中包括5.5万户建档立卡户,承保货值超过20亿元,实现总赔付额超过4000万元。
通过几年的实践,“保险+期货”模式已经证明是期货服务三农的有效“帮手”。但是应当看到,现阶段依然存在许多复杂的问题和难点。
首先是保费补贴的来源问题。截至目前,“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保费补贴主要依靠交易所为主的金融机构支持,但长期来看光靠金融机构的支持是难以为继的。“保险+期货”的市场化推广,必须有政策性的财政专项补贴资金支持,尽快将“保险+期货”的保费补贴纳入政府农业保费补贴范围。
其次是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和容量问题。对“保险+期货”模式而言,需要通过对应的期货产品将风险对冲到期货市场。为应对更大规模的看跌期权集中进场对冲,需进一步提高期货期权市场的承载能力,即提供更大的流动性。尤其是红枣、鸡蛋等小品种,期货市场流动性不足,将给期货公司带来巨大的对冲难度,甚至会引发对冲风险。
再次是跨行业监管问题。“保险+期货”是一次金融跨界合作,但由于实施时间尚短,目前仍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实施流程和管理方法。该模式一方面涉及的金融监管主体较多,另一方面也需要各地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导致分管机构和政府部门过多,难以厘清各自职责边界并协调统一行动,给体系化解决方案的实施带来巨大的困难,也容易导致监管出现盲区和漏洞。监管部门及行业自律组织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相应监管或自律规则;政府方面也因设立统一的主管部门,明确管理职责,统一调度资源,为“保险+期货”更大规模地推广提供适配高效的政策和监管环境。
综上所述,“保险+期货”丰富了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意义非凡。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在传统保险的基础上,引入期货期权对冲分散风险,是解决农产品价格类风险的正确方向。
从监管层面看,应该更加未雨绸缪,建立标准化的市场秩序,引导金融机构规范经营,保障“保险+期货”业务的可持续性。未来以“保险+期货”为基础构建包含期货、保险、银行、互联网、涉农企业等多行业在内的农村普惠金融支持体系,进一步深化金融服务“三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