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3年10月1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中国村镇银行 “金融工匠”携手“农民工匠”共谋乡村振兴 桐庐恒丰村镇银行营业部荣获杭州市【最美窗口】称号 秀洲德商村镇银行无偿献血传递爱心温度 图片新闻 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第一党支部赴新发地市场农业大展馆调研 赤壁长江村镇银行“乡村夜话”搭起“连心桥”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工匠”携手“农民工匠”共谋乡村振兴

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践行农村金融“生力军”的责任担当

□ 作者 伍洪 方有成 通讯员 许庆鹏

“小渔村”变身“大都市”的美好愿景,在美轮美奂的山东省日照市愈发成为现实。日照市享有“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水上运动之都”“东方太阳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诸多“含金量”十足的美誉,经济发达,繁荣创新,充满活力,正在以惊人的前进速度,创造着世界人文发展、海洋发展、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在这里,曾经星罗棋布的“小渔村”,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发展中,融入到城市的变革中,变成了日照这座城市经贸发展最为靓丽的“音符”。虽然曾经的“渔民们”变成了现在的“新市民”,但是仍有很多市民从事着与农林牧副渔相关的产业和劳动。在这些充满智慧的“新市民”中,涌现出一位位技能精湛、勇于创新、苦干实干的“农民工匠”。

作为经贸创新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及推动者,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充分发挥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打造“百年金融”的农信精神、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持续构建“总行+微小团队+分支机构+普惠金融服务站”四级协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将“村居业务”融入水产业、嵌入旅游业、植入新农业,俯下身子仔细倾听广大客户的急需和呼声,为乡村的腾飞插上金融的翅膀,为广大百姓的美好生活增添一臂之力。

“餐饮”工匠一个“鲜”字飨饮天下客

日照海鲜“甲天下”。据了解,遍布在日照全市的海鲜美食馆达数千家之多,每家美食馆的菜品特色各不相同,一个“鲜”字牵动着天下客的亿万味蕾。

如何在众多美食馆中脱颖而出,让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品尝到价格实惠、味道新鲜的海鲜,以良好的信誉和口碑迎来更多的“回头客”,吴家台村民相振华经营的美食馆能够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和好评,前来就餐的游客络绎不绝,就在于有着自己的“独家秘方”。

美食馆数量越多,揽客就越难。这个“老大难”问题,相振华也曾遇到过。由于自家的美食馆,经营范围小,装修不够精美,以前很多游客到自家的餐馆后,多是对用餐环境产生怀疑,十有八九的游客简单“看一眼”后,便转到其他美食馆就餐。

相振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痛下决心决定对自家的餐馆进行装修。由于自有资金大部分用在预订海鲜等方面,装修的资金出现困难。

关键时刻显真情。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纪英杰得知相振华的情况后,主动向其讲解金融政策,为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帮其纾困解难。在短时间内,相振华就利用信贷资金对自家的餐馆完成了装修和翻新。在自家餐馆还未正式投入使用的时候,前来咨询的游客就开始大幅增加。

“我们家的餐馆,本着不坑客、不宰客、不招手、不揽客的经营原则,一心一意为游客着想,让游客吃得安心、放心、暖心,前来用餐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现在每天多达五十多桌,营业额比装修前翻了三倍之多,感谢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对我的信任和支持。”相振华干劲十足地介绍说。

截至2023年8月末,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累计向美食馆投放用于房屋装修和扩建、预购存储海鲜、扩大经营范围等方面的信贷资金逾3700万元,助力日照的餐饮业生意愈发红红火火。

“民宿”工匠一个“暖”字打造宾至如归

作为一名游客,外出旅游时,最担心的就是住宿问题,住得“安不安全”“称不称心”“暖不暖心”,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旅游质量。良好的住宿环境,更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标志和形象。日照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民宿更是成为广大游客住宿休息的首选。

“渔家小院”蜕变为“网红民宿”。这一转变,让前往日照旅游观光的游客,彻底没有了住宿方面的“焦虑和烦恼”。一家家环境优美、价格实惠、服务周到的“渔家民宿”,成为日照打造旅游城市、文明城市的“新引擎”。

“自从我们转型成为民宿后,前来住宿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家的住宿环境硬件设施齐全,装修精美,被褥每天换洗和灭菌消杀,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到我这里住宿的基本是客户的客户,回头客占到了80%。”任家台村民王凯华介绍道。

在“转”与“不转”之间,思想前卫的王凯华选择了“转”。面对转型,很多村民对高昂的装修费,选择了观望和迟疑,在思想上选择了“再等一等”。而王凯华的内心却焦急万分,他一边多渠道考察民宿的转型方向,一边筹措转型资金,转型方案敲定后,房屋改造的资金却出现短缺。

民宿作为“新兴”行业,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丝毫没有迟疑,而是不遗余力地支持民宿行业的发展。得知王凯华打造民宿缺少资金,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刘鉴漳主动向其重点推荐匹配的信贷产品、额度利率、贷款期限等,在短时间内帮助王凯华完成了房屋改造。

“转型后,我们家的住宿房间扩大到70个,比转型前增加了40多个,根据房屋结构,科学有效地利用了每一寸空间,游客最大的评价就是价格实惠、环境舒适,真正体验到了家的感觉。我也成为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重点打造和推广村居业务的标杆民宿代言人,很多人家改造时,总是到我这里找经验,咨询如何在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办理贷款手续。”王凯华自豪地说。

民宿作为旅游业的“火车头”经济,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不断为民宿的发展提供金融新动能。截至2023年8月末,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已累计投放与民宿相关的贷款逾5000万元,金融的温暖也伴随着民宿住进游客的心里。

“茶叶”工匠一个“绿”字凸显品牌特色

南茶北引,这一“国家”策略,让北方人民喝上了口感醇厚、价格实惠、极具特色的绿茶。日照也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绿茶种植基地”。

高吉山茶,就是日照著名的绿茶品牌之一。此茶生长在每日雾气缭绕、清泉流淌、矿物质丰富的高吉山上。

“我们家的茶园就在高吉山上,现在种植规模已达70多亩,每年的4月初开始采摘,不同时节的茶叶,价格也各不相同,采茶量也千差万别。我们这些住在大山里的村民,通过种茶、采茶、制茶,实现了每家每户日子逐渐富裕。”后村镇孙家沟村村民孙运芝发自肺腑幸福地说。

在孙运芝的制茶车间,刚刚制作好的绿茶,厚度均匀地摆放在一屉屉箩筐上面,正在透过时间的淬炼自然发酵,香醇的茶香溢满整个车间。

“说起种茶,我们还得感谢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这些胆子小的村民,才敢在山势陡峭的高吉山上,开始大面积栽种茶树。”孙运芝如是说。

文化程度不高,却制得一手好茶的孙运芝,有着四十多年的制茶手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独创的制茶手艺,传给更多喜欢种茶、采茶、制茶的青年人,将手工制茶工艺更为发扬光大。

“我们将全力支持孙运芝的想法,通过金融创新为茶叶的发展探索新路径,让更多喜欢农村、住在农村、信念坚定、思想灵活的青年人,种出更多品质好、品牌靓、口碑实的日照绿茶,将制作绿茶的手艺在日照这片热土上永远扎根生长,涌现出更多技能精湛的茶叶工匠。”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杨克介绍说。

“小茶叶”繁茂着“青山绿水”,“村居业务”升腾着“共同富裕”。截至2023年8月末,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已累计投放与茶产业相关的贷款超7400万元。

“蘑菇”工匠一个“新”字丰富百姓餐桌

“蘑菇的形状像一把伞,我们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就是为老百姓纾困解难、遮风挡雨的伞。金融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在农村不断扎根,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多产业致富的金种子。”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董事长杨克认为。

在后村镇石岭子村村民黄庆萍家的蘑菇大棚里,一簇簇、一朵朵晶莹剔透的蘑菇,正在“沙沙”地生长着。

一直想种蘑菇的黄庆萍,在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的金融支持下,终于实现了心愿种起了蘑菇。

“别看蘑菇小,种植的‘先天性’要素比较多,可谓是缺一不可,困难重重”。采访中,黄庆萍给记者介绍。

不怕累、不怕难、不怕苦的黄庆萍,建起了蘑菇大棚。一边在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的引荐下,向其他乡镇的蘑菇种植户学习种植技术,一边加以运用。头脑灵活的黄庆萍,很快就将蘑菇种植的经验学懂悟透。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成为当地名气响亮的蘑菇“产量冠军”。

菌种培育,配置菌包,科学灌溉,等等一系列种植蘑菇的新技术,黄庆萍掌握得一清二楚,加之她是个热心肠的人,村民们向其请教蘑菇种植的经验时,她总是毫不保留、倾囊相授。

“一个蘑菇大棚,每天采摘蘑菇1000多斤,现在蘑菇的价格为每斤3元,一个大棚一年纯收入近10万元,加之我们当地山区优越的地理环境,蘑菇的口感更好。我今年种植的蘑菇新品种,还是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推荐的,出芽率达到了95%以上。”黄庆萍乐得合不拢嘴。

普惠“金种子”,开遍“小山村”。截至2023年8月末,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累计投放各项涉农贷款10.43亿元,其中累计投放与种植业相关的贷款超1.1亿元。

“金融工匠”携手“农民工匠”,助推日照市经济蓬勃发展,日照沪农商村镇银行广大干部员工用苦干、实干、精干,书写着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个“小奇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