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信(绵阳)在绵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守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积极发挥主力军银行作用,全力服务宏观战略和发展大局,为推进绵阳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截至2023年末,四川农信(绵阳)各项存款余额1452亿元,较年初净增14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2亿元,较年初净增125亿元。
四川农信(绵阳)聚焦“国之大者”,围绕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积极开展实地走访、上门问需,多次召开惠农及信贷政策宣讲会,精准对接资金需求,持续畅通服务渠道,服务“10+3”产业贷款97.65亿元;有力推进涉农资金精准“滴灌”,围绕市“23610”现代农业空间布局,以“走千访万”工程、整村授信和“一片一行长、一镇一经理”金融甘泉促振兴行动为抓手,有效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产业园区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多样化资金需求,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整合,“量体裁衣”推出“助农振兴贷”“惠农贷”“农民住房财产权保证贷款”等金融产品,“三农”金融产品总数达到30余个;强化数字赋能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大力推广“蜀信e贷”线上“拳头”产品,发放“蜀信e贷”“蜀信e·小额农贷”等线上贷款357亿元,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签约账户5913户,全年交易笔数24.86万笔,交易金额14.3亿元,有力提升农村集体资金管理质效。
四川农信(绵阳)积极融入“五市战略”,推动四川省联社与绵阳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累计投放贷款不低于6000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23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1022亿元助力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完成五年协议第一年投放目标。四川农信(绵阳)紧跟国家重大产业和绵阳“五市战略”导向,围绕市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新型显示、磁性材料、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等八大新赛道产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资金需求,全力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全年累计投放经营性贷款760亿元,中长期经营性贷款余额达438亿元;深层次赋能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围绕全市经济中心工作及发展规划,紧扣本市重大战略部署,对重点客户及项目实行名单制管理,累计对接省市县区重点项目440个,已达成合作203个,授信金额80亿元,发放贷款45亿元,支持国企类贷款余额152亿元;多领域增强金融促消费、扩内需定力,积极服务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坚持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聚焦多元消费场景,以“蜀信e贷”“蜀青振兴贷”等产品为突破口,加大公职人员、企事业员工、新市民等客群营销,累计投放住房、汽车、电子产品等各类消费贷款262亿元,同比多投放48亿元,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有力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四川农信(绵阳)擦亮“金融为民”鲜明底色,深化构建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积极助力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绵阳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加强“银企”对接,加大融资支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全年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32亿元、余额422亿元,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近两亿元,累计支持小微企业客户近13万户。四川农信(绵阳)全力打造场景化金融生态圈,依托“蜀信e”线上平台,发展“蜀信e”用户171万户,拓展“惠支付”商户16.16万户,“惠生活”电商平台交易22.77万笔、金额2577万元,开发小区通、智慧乘车等特色应用场景60余项,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并依托408个营业网点、1080个助农取款点、828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日常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普惠金融目标;扎实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强化全流程消保机制建设,做好消保教育宣传,深入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反电信诈骗宣传等消费者权益保护志愿服务活动1089次,覆盖群众61.53万余人次,为客户群众挽回资金损失270余万元,有效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