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4年4月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建行【裕农通】之窗 建行黑龙江省分行科技赋能送“贷”下乡 施足“金融底肥” 护航“北国粮仓” 建行常德市分行主动作为解难题 “真金白银”支持乡村企业灾后重建 建行广东省分行发布支持“百千万工程”方案 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建行江永支行 发放“种植贷” 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行黑龙江省分行科技赋能送“贷”下乡 施足“金融底肥” 护航“北国粮仓”

□ 作者 秦薏颜

建行齐齐哈尔市分行客户经理指导杜秀娟用手机银行办理信贷业务

东风送暖,雪尽江清。松软的黑土地上,春耕大幕渐次拉开,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民辛勤忙碌的身影。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持续升级“智慧乡村”综合服务体系,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本轮备耕期已投放300多亿元线上涉农资金,为15万户农户和16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施足“金融底肥”,护航“北国粮仓”。

金融向“新”

让备耕更有“底气”

“每年春耕备耕都有建行的‘及时雨’,让我们有了底气。”今年是齐齐哈尔甘南县山湾村秀娟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秀娟与建行齐齐哈尔市分行合作的第五个年头。5年间,建行已为合作社提供近600万元备耕资金。据了解,杜秀娟从事玉米种植有十余年,作为村里的老农机手,杜秀娟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一辈子,深知农民贷款的不易。随着村里劳动力逐渐老化和减少,“空心地”越来越多,现有资金无法支撑杜秀娟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在我们老百姓心里,地就是命啊!我们一辈子只会种地,但种地每一步都需要钱。”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抬钱”“赊账”的经历仍让杜秀娟心有余悸。“当时,村里很多人都是贫困户,想要贷款,哪那么容易?手续繁琐不说,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来,听说建行为农民量身定制贷款产品,能为我们精准‘画像’,能贷多少,数据‘说了算’,利息低、放款快,‘动动手指’就能办。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建行,没想到土地流转完就看见了贷款额度,第二天就获得了98万元资金,正是这笔资金让我们村真正走上了规模化种植的道路。可以说,是建行让我们农民‘抬起头’种地了。”

“金融春雨”润泽乡村沃野,新质生产力让秀娟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拔节生长,俨然成了当地的一面旗帜。从最开始的几百亩土地慢慢扩大到如今的近万亩,杜秀娟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不仅当年带地入社的贫困户早已纷纷脱贫过上好日子,也让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前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踏上了回乡创业的路。

农户许士民通过建行“农机担保快贷”成功购置新农机

服务求“质”

让托管更接“地气”

“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粮满仓”。为抢抓农时,这几天,大庆市肇源县的农民已陆续开始翻扣塑料大棚、调试农业机械、打扫库房院落……火热的黑土地春潮涌动,充满勃勃生机。

“思想跟不上时代,方法也落伍了,我们种的粮食就是没人家艳玲种得好。”老人口中的“艳玲”是肇源县三站镇明珠家庭农场的经营者李艳玲。2022年,李艳玲在三站镇种植托管土地5000亩,粮食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百姓们的认可,2023年托管土地面积就达到了13000亩。

“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守老人渐渐丧失了耕种的能力,零星农业生产面临着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等问题,土地托管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一说到土地托管,李艳玲讲出了诸多好处。“每亩地我收取480元托管费,从种植到收获,再到运输都不用农户操心,这就是我跟农户们签的协议,刚开始做时农机具根本不够用,就只能采购新设备,那时候资金缺口特别大,是建行给了我迈出第一步的‘底气’,为我提供了142万元的资金支持。”回想起托管土地的第一年,面对乡亲们的质疑、资金的短缺,李艳玲感慨万千。

随着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机械化、科学化、精细化种植,农业生产不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城镇化发展,大量年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安家,留守农村的老人不再适合现代化农业种植,土地托管模式开始兴起。“农民老龄化、劳动力外流、不愿种、不会种、种不好等问题逐步加剧,部分农村土地已经出现撂荒、粗放管理、非粮化等现象。建行以‘金融+托管’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鼓励现代化、专业化土地经营,助力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建行肇源支行行长王焕民如是说。

同业敢“创”

让乡村更聚“人气”

“快来看看我新购置的播种机!”在佳木斯市桦南县梨树乡永远村农户许士民的农家小院里,一台崭新的播种机格外惹眼。“再有一个来月,这台播种机就将派上大用场了,现在我们庄稼人种地,没有这‘好把式’帮忙,春耕就得‘泡汤’!要不然就得花大价钱租用农机,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呐!”

据悉,许士民自有耕种土地300亩,每年春耕在播种机这个“好把式”的助力下,用不上三天时间就能轻松完成玉米地的播种。但随着农机具的老化,让备春耕的老许犯了难。“我原先那台农机具严重老化,已经没有维修换件的意义了。我就琢磨着换台设备,但苦于手上没有足够的资金。”为了用有限的资金买上心仪的播种机,许士民可没少往农机商店跑。“看上眼的太贵,买得起的又不实用。”就在老许为筹措资金一筹莫展之际,农机经销商向他推荐了建行最新推出的“农机担保快贷”,许士民顿感如沐甘霖。

“自己手里的钱,加上建行贷给我的3.12万元,就可以买下心仪的那台播种机了!”在建行桦南支行客户经理的帮助下,许士民通过手机线上申请、线上放款,简单操作几步便成功获贷,也顺利地购买到了崭新的播种机。“早就听说建行涉农服务好,我以前也没有机会接触,现在好了,种地缺资金,我就找建行!”

“农机担保快贷”的首笔投放,实现从生产商到经销商,再到农民的金融赋能闭环,也让许士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在他作为受益农户的背后,还有庞大的经营主体即将获得金融“活水”的支持。佳木斯市农机数量达12万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3%,市区现有农机经销商200余家,年销售总额达10亿元,是黑龙江省内农机配套产业最齐全的地区。据建行佳木斯市分行行长李云昊介绍,“过去农户只能向银行申请农户贷款或民间借贷,融资渠道和融资形式都比较单一,而且要付出较大的融资成本。为进一步拓宽购机农户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我行与黑龙江省鑫正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联合研发‘农机担保快贷’,该产品是向购买农机具的农户发放的个人支农贷款,在帮助政府解决补贴发放问题的同时,经销商也无需垫资。农户通过建行的低息贷款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为更换农机具提供了资金保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