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并列为三大类审计,其中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既是本部门、本单位强化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需要,是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不仅能帮助经济单位做出科学决策,还与国家审计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国家审计监督的综合效能。本文就农村中小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农村中小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的把控能力。
农村中小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对象覆盖面不全。部分农村中小银行审计制度建设不完善,未从制度上对审计对象的覆盖面进行规定;审计资源配置不充分,无法保障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受人力资源限制,农村中小银行审计经费少、审计时间短、审计工作内容多且压力大,制约了审计覆盖面的扩大;审计选点方式不科学,无法覆盖反映审计对象的整体情况。
(二)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农村中小银行审计人员不熟悉行内各条线业务,教育背景、工作年龄、知识结构、岗位经历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审计人员对各条线业务的熟悉程度都不一样;熟悉银行业务的审计人员不懂审计信息化技术。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虽然对审计业务知识比较了解,但计算机知识比较肤浅,未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创新性的审计;审计信息化技术开发人员不熟悉审计业务,未能将信息化技术与审计业务充分融合,导致出现开发的审计监测模型精准度不高、审计信息化系统功能使用体验不佳的情况,缺乏专业的审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三)审计信息化不足。一是思想上认识不深刻。部分农村中小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未完成审计信息化的思维转变,认为审计信息化只是众多审计方式的一种,且对信息化建设的角色定位认识有偏差,缺乏自主意识,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二是审计信息化开发不足。农村中小银行审计信息化处于发展阶段,审计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对各项审计业务知识的专业性不足,模型开发的数量有限及质量不高。三是审计信息化应用不充分。部分农村中小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在使用审计信息系统时,由于出现体验不佳、系统运行不顺畅等问题,进而对审计信息系统产生抵触、抗拒心理,对建模、跑模等功能使用频率不高。
(四)审计工作缺乏统一标准,审计质量复核不到位。农村中小银行内部审计项目多、内容广,部分审计项目缺乏统一审计质量标准和文书模板,导致审计质量复核层面“众口难调”。
(五)审计工作质量考核不到位。部分农村中小银行缺乏统一的审计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考核偏主观或流于形式。另外,部分农村中小银行对审计工作质量考核不重视,未将审计工作质量考核结果落实到绩效考核体系或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占比过小,未起到良好的奖惩激励作用。
农村中小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多措并举,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一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部审计全覆盖。农村中小银行要密切关注上级审计单位的政策动态,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全方位更新,确保在制度层面上做到内部审计全覆盖。二是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内部审计质效。农村中小银行要强化审计岗位的绩效激励力度,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树立“行业审计一盘棋”的理念,在提升审计工作质效的基础上提升审计覆盖面。三是科学抽样,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反映审计对象的整体情况。对量小、面窄的小型内部审计,农村中小银行应尽量做到全覆盖审计;对于量大面广、无法做到全覆盖审计的大型内部审计,业务层面要采取抓大放小,突出重点,运用科学的抽样方式,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反映审计对象的整体情况。
(二)完善培养机制,加大审计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加强全业务学习培训。农村中小银行要不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开展系统功能学习、审计建模培训等活动,让审计人员理论结合实际、深度参与到趣味式学习中,实现审计业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深度融合。二是常态化推进“以审代训”机制。农村中小银行要定期抽调审计业务骨干前往行业审计中心进行理论学习、实战锻炼,做到“从机构中来,到机构中去”,锻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审计铁军”。三是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强化审计人员自主学习意识。让农村中小银行审计人员顺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审计工作要求,积极主动多学习、多实践,持续提升“能数据分析、能查问题、能写报告”的“三全能力”。
(三)坚持“科技强审”,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进程。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审计思维。农村中小银行要树立“科技强审”理念,打破传统审计思维的限制,强调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提高全员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参与到审计信息化建设中。二是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深入开发审计信息系统。农村中小银行要持续加大审计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吸纳高水平、复合型的系统开发人才,推动审计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实现审计信息技术对审计业务的全覆盖。三是充分应用审计信息化“利器”,助力提高审计质效。农村中小银行审计人员要熟悉和运用系统功能,切实做到“数据先行”,从数据中挖掘问题与风险,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四)建立审计新标准,落实“3+3+3”的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审计项目新标准,打造审计示范性项目并全面推广。农村中小银行要制定标准化审计模型,确定新审计标准并形成审计指南;同时,开展审计示范性项目,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效。二是落实“3+3+3”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机制。农村中小银行要建立涵盖“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操作制度”3级制度体系,明确审计质量要求和覆盖全流程、全人员的审计质量监控机制;执行“审计组组长—审计中心质量控制岗—审计中心负责人”3级审计质量控制方法,层层夯实审计质量控制责任;同时,开好“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计报告反馈意见”3个环节审计业务会议,切实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五)加强审计工作对接督办,落实审计质量考核。一是持续落实“一对一”精准对接工作机制。农村中小银行要指定专员对接各区域审计中心的各项审计业务,实时跟进审计项目进度、审计质量,并对审计进度较慢、审计质量不佳的小组开展督办。二是建立审计文书审核质量情况登记表。农村中小银行要制定审计质量考核标准,建立审计文书审核质量情况登记表,根据审计质量考核要素要点对各类审计文书质量问题进行登记、定期通报排名,并将相关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三是对审计成果进行跟踪评比。农村中小银行要建立审计成果台账,对各区域审计中心的审计成果数量、质量进行动态跟踪和排名评比,并将审计成果数量、质量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审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