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上门为农户送贷款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期发布,为复杂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四川简阳农商银行主动作为,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践行助力“产业振兴、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三项工作,“一体化”推动金融“活水”润沃土,以实际行动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截至2024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338.04亿元,较年初增长33.9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181.23亿元,较年初增长18.11亿元。
简阳农商银行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与信贷管理部合署办公,进一步强化“三农”服务;建立“物理网点+智能机具+农综站”三级服务模式,设立营业网点85家、助农取款点302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56个,“一站式”解决偏远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和金融服务需求。
简阳农商银行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对接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主动报告、获取支持;支行行长对接乡镇、社区主要领导,获取重点人员名单,并带领支行客户经理与村支书、致富“带头人”、经营大户等碰面沟通,获得其支持;客户经理按照“一村一经理”的服务模式,通过实地走访、批量宣传等方式,做实“责任田”范围内的金融服务。同时,该行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年度、季度、月度考核中,均明确了农户贷款相关指标的考核机制,并在资源配置、尽职免责等方面向农村金融领域倾斜,不断激发基层机构服务积极性,增强敢贷愿贷的信心。
简阳羊肉汤,素有“中国四大羊肉汤之一”“西部第一汤”等美誉,于2016年入选成都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该行连续多年开展助农直播,借力“蜀信e”“惠支付”“惠生活”等系统内线上平台推广渠道,将简阳特色羊肉汤销往各地,以实际行动助力简阳羊肉特色产业发展。
兰兰家庭农场,作为简阳当地一家以大耳羊繁育为主的家庭农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近期,在了解到该家庭农场需要资金购买幼崽、扩大养殖规模时,简阳农商银行迅速带队前往其营业场所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实际需求和困难,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融资服务方案,及时投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100万元,极大缓解了其资金压力,成为该行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积极践行乡村振兴责任的一个缩影。截至2024年末,该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信158户、贷款余额2.75亿元,其中支持家庭农场85户、贷款余额3662.42万元,以实际行动“贷”动地方产业发展。
春日的田埂上,四川澄隆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淘姐望着刚翻整好的2348亩良田,手中攥着刚签好的贷款合同,眼眶微微发红:“太好了,种子和化肥终于有着落了!”这句带着泥土芬芳的感叹,成为这个春天最温暖的注脚。
据悉,该公司作为简阳市芦葭镇一家大规模的现代农业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标准化种植基地,年产出优质大豆、玉米、水稻超830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公司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并引入智能技术,却在春耕前因种子、化肥等农资采购款短缺,遭遇“成长的烦恼”。简阳农商银行芦葭支行客户经理在日常走访中敏锐捕捉到这一情况, 第一时间带着制定好的金融服务方案直奔该企业,经过详细沟通,最终以信用方式为其发放贷款200万元。这笔“及时雨”般的贷款,切实解决了该公司融资难题,让其春耕计划如期启动。
一直以来,该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支持,仅2024年一年,就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460笔、金额3.8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简阳农商银行借力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积极配合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项”评定工作,不断加大授信面与宣传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建档评级农户数达29.76万户,信用村188个,信用镇21个;制发《村常职干部专项营销活动方案》《村民小组长专项营销活动方案》,将差异化利率、团购政策、免息券等政策送上门,实现辖内村常职干部累计授信5.16亿元,授信覆盖率达90%以上,截至目前,用信1.63亿元;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累计授信3.78亿元,授信覆盖率达70%以上,截至目前,用信8111万元;积极开展“深耕‘三农’ 精准营销”工作,通过“一村一座谈”的方式,批量取得名单、集中开展授信、逐户教授使用方法,主动出击变“坐商”为“行商”,真正将金融知识、产品、服务送上门。截至2024年末,该行已开展座谈会230余场,宣传触达5.6万余人,“小额农贷”余额27.16亿元,农户有效用信覆盖率达22.49%,较年初提升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