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送贷款到田间
2024年以来,在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办事处党委坚强领导下,四川梓潼农商银行紧扣县委“12345”工作思路,以金融助力全面乡村振兴为出发点,持续优化涉农金融服务,有力推动了梓潼县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接续抓好“三个行动”,着力提升支持广度
推进“金融甘泉促振兴”行动。2022年,该行与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共同推动了“一片一行长、一镇一经理”的“金融甘泉促振兴”行动,向全县五大产业片区派驻“金融村官”179人,召开各级启动会、座谈会、现场会180余场次,建立健全系列促振兴工作机制,协同各方力量有力支持梓潼产业振兴提质增效。
推进整村授信行动。2023年,该行制定了整村授信工作三年实施计划,确定了分三年实现农户建档覆盖面100%、信贷授信覆盖面100%、有效信贷需求满足100%的“三个100%”目标。其间,该行组织召开融资产品推介会、现场会、座谈会等200余场次,建立经济档案8.5万户,授信3.04万户、金额65.94亿元,累计用信4.28万户、金额103.8亿元,农户建档覆盖率达到95%,位居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前三,有力支持各类涉农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政策一村一座谈”行动。2024年,该行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一村一座谈’”活动81场次,活动覆盖率达到85%。活动期间,该行组织工作人员宣讲乡村振兴信贷优惠政策,为到场群众普及反电诈、反洗钱等金融知识,赢得了群众一致赞誉。通过此次活动,该行新增涉农客户1.77万户、授信金额43.68亿元,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贷款1.92万户、金额47.65亿元。
梓潼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宣传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产品
精准聚焦三类主体,着力加大支持力度
“顾问式”服务好农业产业化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一户一客户经理”的标准配置,该行对辖内健康食品产业园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综合金融一站式服务,靠前对接融资需求,为其设计专属融资方案,2024年全年累计向辖区内89户涉农产业化企业发放贷款6.27亿元,带动了乐洵食品、巴家蜀味等大批联农带农优质企业快速发展。此外,该行聚焦鲈鱼养殖、粮油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提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信贷支持力度,向村集体经济组织预授信6.18亿元,累计投放贷款35户、金额1316万元。
“清单式”服务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梓潼“6+9”农业产业体系单列信贷计划,该行向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近10亿元,协同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重点支持目录,落实客户经理包村实行100%全覆盖对接,精准对接服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求,2024年累计向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发放贷款1.7亿元。
标准化服务好全县农户。通过线上产品和批量授信等方式,该行着力解决农户服务的覆盖、效率和成本问题,依托农综站建立服务“根据地”,着力提升农户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获得感,2024年累计向全县农户授信12.04亿元、累计投放贷款35.69亿元。围绕县域主打产业,该行定制产业化金融服务清单,分行业推出标准化、批量化服务,2024年投放生猪养殖贷款2.68亿元、水稻制种和粮油种植等贷款2.77亿元,助力梓潼县持续擦亮农业大县金字招牌,加快实现建设全国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的目标。
梓潼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入户开展线上贷款评级授信
加力推广三个产品,着力强化支持精度
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该行充分发挥小额农户贷款突出优势,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走千访万”“扩面强基”等专项活动,对全县农户开展情况摸底、评级授信工作。目前,该行农户授信24411户、用信22313户;用信余额23.45亿元,线上化迁移率71%,占全行个人贷款50%、各项贷款总额的1/3。
推广“绵州农房增信贷”。该行与村社干部、村小组长成立联合服务小组,建立客户经理“315”服务机制,面向符合条件的农户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对接和逐户推广。截至2024年末,该行累计完成授信6895户、金额8.34亿元,用信2955户、金额4.28亿元。
推广青年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该行与县财政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出台“专属信贷产品创业担保贷”,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采取一站式协助办理资格审核、贷款审批。截至2024年末,该行累计投放创业担保贷款1270万元,有力支持37名创业青年、返乡人员创业。
优化解决三个问题,着力培育内生动力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解决好“敢愿会”的问题。该行对支持乡村振兴贷款设置高于一般贷款的不良容忍度,对“贷款三查”管理中尽职免责的不良贷款免予问责处罚,有效解决客户经理恐贷、惜贷问题;将普惠涉农、小微企业、农户贷款户数、授信用信覆盖率等9个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实行按月通报和考核兑现,有效解决辖内各网点涉农贷款投放主观能动性不足的问题。此外,该行针对乡村振兴领域贷款开展专题培训3次,上线线上办贷和客户管理等系统,召开推进会议6次,充实客户经理队伍12人,客户经理队伍年轻化、数字化程度和服务乡村振兴水平实现显著提升。
提升信贷服务质效,解决好融资“难贵慢”的问题。该行以省行基本产品为蓝本,采用“大数据风控信用贷”、发展基金增信等方式,解决涉农经营主体准入难、抵押难等实际问题,2024年累计发放各类信用贷款45.334亿元,通过“银政担”增信为涉农小微企业新增投放贷款1180万元。在此基础上,该行建立涉农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加大线上贷款推广力度,有效解决融资主体需求“短、频、急”等问题。运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和政府创业贴息等政策,该行持续推进让利于民工作,2024年新发放涉农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103BP,预计为客户节约利息支出6435万元。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好金融服务“最后一米”问题。该行在全县建设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84个、便民金融服务点103个,布放自助设备68台,开立银行卡41.58万张、社保卡25.29万张,开通手机银行15.99万户、“惠支付”商户10746 个,“日常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金融服务网络布局日趋完善,有力支持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