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尧天金鼓”威风锣鼓队表演现场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山西省襄汾县陶寺乡迎来了一年一度最为热闹的“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节。
陶寺舞台广场上,人潮如织,热闹非凡。围观群众里三层外三层,满怀期待地张望着入场队伍。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尧天金鼓”威风锣鼓队一亮相,便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激昂澎湃的鼓点,如春雷滚动,奏响了春日的华彩乐章。那炸裂的节奏,点燃了现场每个人的热情;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人们纷纷掏出手机,定格这一精彩瞬间,现场一片红红火火,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
随着“咚咚咚咚……锵锵锵”襄汾万都村镇银行锣鼓队的登场,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舞龙、高跷、抬阁、腰鼓、秧歌各类非遗节目轮番展演,现场观众和的观看者连连叫好,那游走的舞龙仿佛近在眼前,各种惊险动作让大伙儿对高跷人员纷纷竖起大拇指,更有小朋友在挥舞着手臂向大家传递着美好祝福。
表演完节目回到台下,襄汾万都村镇银行锣鼓队队员又迅速转变为金融知识宣传员,为现场群众悉心讲解“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的金融知识,让前来观看表演的群众不仅大饱眼福,还收获了满满的金融知识,不虚此行。
在表演节目的同时,将金融服务送下乡这一举措是该行近年来扎根丁陶大地、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坚守支农支小主业,致力于办“襄汾人自己的银行”,全体员工心系万家农户,情播田间地头,构建党建引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全民授信”赋能地方经济
这支锣鼓队的队员,大部分是30岁以下的当地年轻人,他们身上,展现着襄汾万都村镇银行的活力与精气神。在台上他们是演员,在台下他们深入群众,行走在田间地头、街道里巷,把金融服务送上门。截至目前,该行在全县238个行政村开展全民授信1231次,共计授信34011户,累计为群众提供资金支持75亿余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60亿余元。
襄汾县是产粮大县,围绕粮食产业,襄汾万都村镇银行推出“种肥贷”“收储贷”“加工贷”,并针对粮食收购户普遍没有有效的抵押担保物难题,推出“粮食仓单贷”。“粮食仓单贷”的推出放大了粮贸产业的资金流,一时间,售粮户、经销商、编织袋厂都活跃起来,原粮库的下岗职工也重新回到了岗位,粮食收购与销售量的增加,促使火车站台开通了定时运输玉米的专列,拉动了粮贸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发展。
襄汾县也是“山西省小麦粉加工第一县”,家和面粉厂是襄汾县一家从事小麦粉加工贸易的个人独资企业。2017年起,在襄汾万都村镇银行的金融支持下,该厂年产小麦粉总量达22万吨,已发展成山西省最大的小麦粉加工厂。
党建引领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在党建引领普惠金融方面,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努力克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2024年6月,被襄汾县非公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实际工作中,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业务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在外部形势和内部发展压力下奋力开拓、敢于创新,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开业至今,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共计支持县域经济180亿余元,上缴各项税款6500余万元。
在开展“主题教育”阶段,襄汾万都村镇银行上下有序,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开展“班后两小时”走街串巷服务工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提升服务,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民生福祉、金融信息等方面需求。
结合当时市场经营消费需求,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变化的信贷需求,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因地制宜开办“农资贷”“社保贷”“公积金贷”“惠农便利贷”及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系列贷款,服务企业、服务社区、服务新市民,以村镇银行力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金融村官”丈量丁陶大地
服务千家万户
2021年7月以来,襄汾万都村镇银行按照襄汾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选派员工担任“金融村官”。为更好地指导“金融村官”开展工作,万都村镇银行董事长杨志峰亲自担任“金融村官”,深入乡村,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清扫每一条乡道。
近3年,在襄汾万都村镇银行领导班子成员带领下,“金融村官”砥砺奋斗、开拓进取、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徒步行程近28万公里,圆满完成了襄汾县委组织部委派的各项任务。
“金融村官”积极履行自身职责,按照襄汾万都村镇银行要求做到“四个一”(每周一次驻村服务、每月一次现场宣传、每季一场专题讲座、每年一次爱心捐赠)。同时,他们冒酷暑、顶严寒,遍访襄汾县每个乡镇、每个村组和每家每户,逐家逐户询问记录。在全面摸排人口信息时,经过15天连续工作,他们提前完成了对238个行政村基本情况的走访摸排,积累起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近年来,“金融村官”走进千家万户,为农民送去贷款,特别是普惠金融产品,送去金融知识和其他服务。“过去我在行里只管业务,当‘金融村官’后,现在会参与村级服务老百姓的工作,责任加大了。我们的工作不仅是调查了解村民生产生活和营销金融产品,现在我们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帮助老百姓创造更美好的生活。”“金融村官”张彦红这样说。
在“金融村官”的成熟经验下,在县委组织部的部署下,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在县城12个社区派驻了社区“金融助理”“金融专员”服务社区党建和基层治理,每个社区由1名“金融助理”加8—12名“金融专员”打造专业的金融服务团队,提高基层金融知识渗透力度,夯实老百姓金融安全根基,同时为社区居民和乡村百姓牵线搭桥,助力老百姓致富增收。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襄汾万都村镇银行积极践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进行乡镇网格资源聚集,构建起金融服务平台模式,拓展县域普惠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该行通过村党支部书记或乡镇党委,在网格内形成资源聚集,构建起“1个行政村+派驻1名金融村官”“1个社区+1名金融助理+1支金融服务团队”模式,形成移动式“家门口的银行”,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金融服务。
“致力于做‘襄汾县的好银行’,襄汾万都村镇银行派驻的‘金融村官’担当作为、真心实意为地方百姓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取得了实效,温暖了百姓。新时代条件下,金融业态在变、金融产品在变、服务模式在变,但不管怎样发展,襄汾万都村镇银行脚踏实地、真诚服务百姓的本质特征始终不变。”杨志峰说。
金融服务送到“家门口”
做“有温度的银行”
在襄汾县,提起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很多人都会想起他们的锣鼓队,还有人会说:“这是一家有文化,服务‘有温度的百姓银行’。”
该行建设企业文化阵地,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员工爱读书、学知识、有文化。襄汾万都村镇银行职工书屋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便利型“职工书屋”示范点、授予省级“最美女职工阅读点”,被县政协授予“书香政协示范点”。
在襄汾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的安排部署和大力支持下,襄汾万都村镇银行设立了“两新”组织暖新驿站、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快递小哥红色之家”,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及“两新”组织提供服务平台,建设温暖港湾,定期组织开展政策传播、金融知识宣讲,为新社会群体注入了发展能量。
近年来,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打造十大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利用ATM机、惠农终端机等机具,破解农村地区存取款难、支付难、结算难等金融难题。该行以金融综合服务站为载体,推行“一站一色”的“1+N”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以结算功能为基础,将金融服务与非金融服务融为一体,逐步打造出“普惠金融便民点、金融知识普及点、快递收发利民点、信贷服务咨询点、零售客户之家、全程电子化登记免费代办点”等非金融增值服务。
十二年来,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在襄汾县委、县政府、监管部门、主发起行山西尧都农商银行的关怀指导下,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和“小额、分散”的经营原则,依法合规、稳健经营,通过创新“全民授信”“政银合作”“金融村官”“金融助理”等多项举措,坚持服务下沉到基层一线,主动把握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新常态,坚持在实干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小银行要有大作为的社会担当,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米”,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2025年,发展与变革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将持续秉持专业、勤勉、负责的态度,稳健前行,提升综合竞争力。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坚信,在发起行及各级监管的正确引领下,在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凭借对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的坚定信念,依靠创新驱动、精细管理和团队协作,定能为农村金融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绘就襄汾万都村镇银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