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3月2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科技创新不能成为非法金融的推手 新疆农信优化服务模式 投放春耕备耕贷款680亿元 山西农商银行创新金融产品 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湖南农信系统深耕普惠金融 助力民营经济“向新提质” 图片新闻 石家庄农信坚持支农支小 一池“活水”润泽千企万户 “两新”动能激荡振兴蓝图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 论

科技创新不能成为非法金融的推手

8年前,借贷宝平台就曾因违规放款被曝光过。今年央视“3·15”晚会再次曝光了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利用电子签名技术为高利贷活动提供便利。这些标榜技术创新的网络平台,以“技术中立”为名,只做电子签名、电子借条,自诩只是“工具”,实已成为职业放贷人的聚集地。这些平台通过包括网络爬虫在内的新兴技术进行获客、催收,利用AI数字人逃避人脸识别检测,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兴技术收割借款人,让新技术沦为非法金融业务的帮凶,给社会稳定造成了许多不安全因素,极大地破坏了金融秩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必须严加重视。

金融是国之重器,与民生密切相关,风险高于一般行业,涉及金融业务的科技创新,应从过去的属性监管转向功能监管,不再拘泥于行业归口、技术属性等,而是根据业务实质实施监管。只要涉及金融业务,无论是作为工具还是提供其他辅助服务,都应该接受金融主管部门的监管。同时,金融主管部门要建立跨部门监管协作机制,联合公安、数据、工信等部门,搭建全国统一的网络借贷信息监测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流向可追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利用电信网络数据检测技术形成暴力催收电话黑名单并限制骚扰电话拨出,最终形成“数据铁笼”,合围非法借贷平台和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

要避免技术工具异化为金融失序的推手,必须建立金融违法案件倒查、追查与彻查机制,深挖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不但要查平台、查投资方,更应查其后台与资本来源及涉案之人。对金融监管没有跟上时发生的案件要采取回查,处罚要严厉,不能以罚代法,要全部收缴参与资本,关闭平台,重罚、重判涉案主犯,从而让想钻科技与政策空子之人心颤,让无良资本不敢涉足金融犯罪。

针对社会公众对于网络借贷的需要,相关部门要对体制内金融机构进行适度松绑,鼓励体制内金融机构在网络借贷方面创新业务模式,由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推进与督导,促进更多体制内金融机构开展网络借贷业务;通过搭建官方网络借贷平台,将网络借贷纳入常规管理,利用正规金融机构的网贷抗击非法借贷,在满足相关群体借贷需求的同时,大幅降低非法借贷平台的市场占有率,让非法贷款失去生存空间,推进标本兼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