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6月4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金融“活水”润草原 若诗若画托牧场 ——阿坝农商银行助力若尔盖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多给改革机构创造发展环境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 做赣鄱民营企业的“金融护航者” 砥砺奋进二十载 农信湘军展新颜 ——庆祝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20周年 图片新闻 天津农商银行先锋引领 深耕滨城沃土 赋能区域发展 农信服务扎根大地 “未来之城”初现芳华 ——雄安农信发展改革管理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纪实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金微评

多给改革机构创造发展环境

□ 作者 徐道红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笔者在淮北调研时发现,淮北两家农商行合并,客户重叠率超10%以上,这一现象折射出区域金融生态在重构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区域性金融机构合并旨在优化资源配置,但存量客户叠加导致大额贷款集中度指标被动抬升,本质上暴露了监管指标的静态性与市场动态发展的错配。当合并产生的规模效应与监管框架形成张力时,单纯强调合规性可能削弱改革实效,影响改革机构的当前和长远发展。

农村金融的深化改革与监管智慧化转型同步,给予因改革形成的问题2至3年过渡缓冲期,在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为创新留有试错空间,将监管重心从额度管控转向资金流向追踪,实则推动监管范式从“规模控制”向“质量治理”升级,通过建立贷款用途穿透式监测系统,既能守住风险底线,又可释放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效能。

监管是刚性与多维平衡的艺术,笔者认为监管需建立三重平衡机制:短期风险缓释与中长期制度建设的平衡,设立过渡期,化解即期压力;形式合规与实质合规的平衡,强调真实性监管取代机械性指标;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平衡,支持合并机构在增强综合实力的过程中优化资产结构。

监管与金融机构均需要建立“显微镜+望远镜”的双重视角,用前瞻性和发展观来解决问题,完善机构公司治理与监管等配套措施,将制度弹性与监管刚性有机统一,实现金融改革“稳”与“进”的辩证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