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社长徐道红(右)在宿州农商银行开展调研
“大火车开到了符离集,符离集端出的是烧鸡……”这首《烧鸡歌》,唱出了符离集烧鸡在绿皮火车时代的名气。符离集站是津浦线进入安徽的首站,也是火车停车加水的重要一站。符离集烧鸡因味道好、易携带等特点颇受旅客欢迎。
符离集烧鸡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与德州扒鸡、道口烧鸡、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承载宿州地方文化记忆的传统美食,符离集烧鸡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老味道”,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近年来,安徽宿州农商银行立足地方经济特色,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产业链条,助力传统烧鸡产业焕发新生机,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符离集烧鸡产业虽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面临生产标准化不足、品牌影响力薄弱、资金占用额较大等难题。为此,宿州农商银行通过实地走访多家烧鸡生产企业,梳理出“前期投入高、成长周期长、品牌价值低”三大核心问题;积极响应安徽省农信联社“圈链群”,制定《关于促进符离集烧鸡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助力符离集烧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符离集烧鸡产业在宿州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下,形成了以“刘老二”“徽香源”等品牌的烧鸡加工企业。这些烧鸡加工企业根据符离集烧鸡产业的发展现状,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形成从孵化、养殖、加工、流通到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链条产业。
宿州市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道东居委会,公司所经营的“徽香源”牌符离集烧鸡,入选“安徽名优农产品”。该公司经营理念超前,产品种类多样、宣传力度较大。2008年,该公司新征土地40余亩,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38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2010年投资成立宿州市国基禽业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拥有符离麻鸡原种场2座,散养基地7座,符离麻鸡标准化养殖基地1处,存栏原种淮北麻鸡3万套;2021年投资500万元建立徽香源直播基地,以基地为基础,建立直播带货团队,拟定“线上+线下”的营销活动计划,深化与主播合作,强化符离集烧鸡品牌宣传。
宿州市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高点定位,发展迅猛,资金需求旺盛。宿州农商银行积极与符离集烧鸡龙头企业对接,面向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根据纳税情况、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为企业办理“税融通”贷款252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流动性资金需求;对“徽香源”的商标权进行评估,创新使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企业提供融资300万元,解决企业缺乏抵押物的问题;持续提供金融服务,近十年累计为该公司发放贷款2.04亿元。
安徽兴粮烧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符离集烧鸡产业园,是一家中小型烧鸡生产企业,其生产工艺精湛,产品味道鲜美,深得当地居民赞许,是宿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其品牌知名度欠佳,难以在全国市场取得良好的销售成绩。
为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宿州农商银行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决策灵活的优势,创新担保方式,通过存货(烧鸡)质押的方式,为企业办理质押贷款260万元,有效满足了企业的生产周转资金需求。同时,该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响应相关要求,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将该企业贷款利率由8.56%下调到3.1%,不断减轻企业融资负担。此外,该行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为企业员工开立社保卡并代发工资,为企业线下直营店配置聚合收款码,支持微信、支付宝、云闪付全渠道收款,方便商户结算、对账。今年,该行通过与企业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采用“利率前低后高、长期收益共赢”的方式开展业务,为企业办理授信500万元,贷款利率3.1%,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针对烧鸡产业上下游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小、管理形式粗放、行业风险高的特点,宿州农商银行采用“乡村振兴共同发展计划”,推出“一点接入,产业振兴”的金融服务模式,以烧鸡加工企业为核心,覆盖种鸡养殖、饲料供应、电商销售等全链条;推出共同发展的灵活信贷产品,以实事求是、方便客户为原则,为产业链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批量化授信方案;根据链上成员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一步为龙头示范企业提供利率优惠政策,打造烧鸡产业生态圈。安徽兴粮烧鸡有限公司与25户养殖户签订麻鸡保底收购协议,带动户均年增收2万元。该行为其上下游成员提供融资支持3户,贷款余额80万元。
通过“土特产+金融”的创新模式,宿州农商银行不仅激活了烧鸡产业的活力,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乡村产业链金融服务路径。截至目前,该行向符离集烧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发放贷款672笔、金额5.72亿元,有余额的贷款78笔,余额4627.2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