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7月2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中国农业期货 6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28.91% 让丰收的喜悦延续 ——广发期货兰考县花生“保险+期货”创新实践纪实 “期水”流深三十载 足音铿锵践农心 ——浙商期货的助农使命长卷 中信期货受邀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活动 绿色创新赋能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媒眼看期货”系列报道

“期水”流深三十载 足音铿锵践农心 ——浙商期货的助农使命长卷

□ 作者 浙齐轩

来时如镜,鉴照岁月峥嵘;初心如磐,铺就担当之路。

金融使命与责任的问答,常常发人深省。每一份保单背后都凝结着辛勤努力,每一次成功赔付都汇聚着赤诚奉献,每一张朴实笑脸都传递着温暖真情。这是期货助农力量的彰显,更是浙商期货聚沙成塔、久久为功的助农作为。

从大连商品交易所第一批“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参与者,到综合运行期货衍生品创新助农方式的探索者,再到期货助乡村、促振兴的中坚力量,浙商期货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以奋斗之姿、实干之风筑期货强农之基。

过往成就写下新篇章,也将不变担当和敢于创新写进企业发展的基因——让期货为助农共富发挥更大作用。

红色引领

绘就期货助农新画卷​

行万里之舟,掌党建之舵。签署党建共建协议、搭建期货惠农桥梁、打造“浙商红”特色党建品牌……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变化、新挑战,浙商期货用实践探索给出了自己在党建助农方面的答案。

从期市到田间,从衍生品到保险赔付,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变数与艰辛。但正是这些不易,造就了“浙商红”的诞生与壮大。它不仅是一个公司的党建品牌,更是一面鲜红旗帜,指引着浙商期货以更大的力气推动期货助农创新,也是一个标杆,激励着浙商期货以更强的担当提升金融强农实效。在党建引领的强劲作用下,浙商期货以金融为笔、红色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共绘着壮美和谐的新图景。

2024年底,虽是年终岁末,但浙商期货的乡村振兴工作仍未放慢脚步。平均海拔2620米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博什瓦黑村,是彝族同胞的居住地,也是浙商期货结对帮扶的重点村庄。“随着党建协议的签署,我们也会把各个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签约仪式上,浙商期货的相关负责人说。以党建为平台,搭建沟通桥梁,进一步破除资源约束、打通共享渠道,浙商期货创新形成“党总支统筹+部门落实+网点支持+村社协同”的工作链条,以党建力量坚强护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浙商红’是浙商期货高质量党建的成果,也是浙商期货数十年如一日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自然结果。”浙商期货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胡军表示。

为了既抓好党建又做好乡村振兴,浙商期货下了一番“真功夫”“长功夫”:2015年,浙商期货党总支带队奔赴新疆调研;2019年,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服务全国多个乡村;2020年,随交投集团深入西南山区;2023年,推进数智期货在助农中落地……浙商期货项目团队成员走进农田、走访农户、调研农企,为保障农户收入定制方便好用的期货工具,为助农增收提供完善的风险屏障,全力保障着农业产业的向好发展。

依托“浙商红”特色党建品牌,浙商期货实现助农机制从“任务型”向“使命型”的转变,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助农新格局,切实把党的优势转化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服务保障优势,以“红色引擎”加快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

创新驱动

探索期货助农新路径​

找准方向才能前进,实干为先,以成新篇。自2015年的第一个试点项目以来,浙商期货逐渐从“探索者”成长为“先行者”。26个服务省份,近千个“保险+期货”项目,项目金额超百亿元,惠及农户超20万户,是浙商期货历年的成绩与骄傲。

黑龙江省嫩江市,是浙商期货探索“保险+期货”的起源地。浙商期货于2012年设计场外期权产品;经两年多模拟运行和实盘试点,2015年,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的支持下正式开展嫩江大豆价格保险项目;2016年,该项目成功申报原农业部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项目;2017年,优化项目模式实现赔付174.5万元;2018年,为12.5万亩大豆提供安全屏障。从提前设计到试点应用再到优化升级,浙商期货始终脚踏实地,推动“保险+期货”惠及更多地区、保障更多农户。

这4600公里,是杭州到阿克苏的距离,隔不断彼此情谊;9年奔赴,是浙商期货在新疆的助农之为,让彼此关系更紧密。2016年,胡军赶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柯坪县,全力推动当地棉花“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启动。经多轮磋商、多维协作,该项目于2017年8月正式开展,为2.7万亩棉田提供1亿元的保障金额,是当年国内最大的棉花“保险+期货”项目。

“浙江来的期货公司带来的东西好用,保障了我们的棉花收益。”帕孜勒大叔激动地说。在新疆,浙商期货怀揣“金融援疆 期货兴农”的初衷,跋涉万里送去富民金融工具,为棉花、红枣等提供专业风险管理,让农户增收更有保障、致富更有底气。

2019年1月28日,国务院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18年企业精准扶贫案例公示名单,浙商期货《“保险+期货”业务让阿克苏棉农吃下“定心丸”》案例入选“2018年企业扶贫50佳案例”。猪饲料成本指数首单、粳米“保险+期货”首单、油菜“保险+期货”首单等多个国内首个落地项目,拓展了“保险+期货”的服务边界;从东三省到大西南、从浙江到甘肃,价格险、收入险等多个创新型“保险+期货”模式“变体”帮助各地农户抵御生产风险与市场考验。

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浙商期货在大商所、地方政府支持下,联合保险公司、银行、购销企业,持续多年探索“保险+期货”更优模式,打造了“银行信贷+保险+期货+基差收购”的全产业链风险管理“武城模式”。2020年至今保障玉米种植面积140余万亩,实现赔付40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户综合种植收益。该项目因具有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入选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银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机构联合发起的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名单。这份奖励厚重可贵,承载着期货助农的真情与深意。

成绩不断刷新——依托“企智汇”,浙商期货对“保险+期货”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数智赋能“农户投保—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全流程。浙商期货向农户推出智能化投保小程序,实现手机端一键投保下单,实时监控、智能管理农业风险;推动期货助农向数字化迈进,拓展数智期货服务农业新场景,让数字金融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应用到农业生产最需要的领域。

多元赋能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十年挥毫著华章,一片真心护“三农”。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浙商期货始终保持“积跬步至千里”的耐心和“路漫漫而求索”的决心;以创新串联助农增收,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周全服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159个,开展专业培训近200场,投入帮扶资金近1亿元,协助销售额超1.2亿元。​

融资4000万元,额外盈利200万元,通过创新模式,浙商期货向新疆某红枣企业交出满意答卷。2022年下半年,由于外部因素严重冲击红枣产业,该企业面临资金短缺与库存贬值双重风险。“浙商期货的服务很专业,很快就给我们做出了解决方案。”企业负责人说。“仓单回购+套期保值”创新模式,通过仓单回购解决资金需求,以同步套期保值应对市场风险。

“富县苹果”是陕西省知名品牌,果大、味美、香甜。为打开其销路,浙商期货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活动,“以买代帮”拓宽乡村振兴地区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农户种植收入。2022年,浙商期货团委牵头开展消费帮扶,从云和绿色农产品起步,武义茶叶、新疆红枣和内蒙古羊肉等各地特色农产品陆续加入帮扶列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路路相通,心心相连。浙商期货拓宽期货助农路,架起村企“连心桥”,借公益捐赠拉近距离。2021年11月,在上城区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为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提供10万元公益帮扶资金,用于梨垭村农林养殖和乡村旅游等项目。2024年高考之际,积极响应共青团延长县委联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陕西证券期货业协会开展的捐资助学活动,扎实做好“助学圆梦 青春起航”主题活动捐赠工作。​

众人同向,大道行远。浙商期货将培养农村金融储备人才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以金融下乡、学生上岗等措施提升乡村金融素养。为支持农村人口就业创业,浙江期货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为2000余人提供就业创业支持;还面向大学生开展专项实习培训,帮助他们熟悉金融工作,为期货行业储备人才,现已录用超200名大学生工作实习。

回望征途已过千重山,放眼前路仍待万木春。时间见证期货兴农、金融强农的卓越成就,展望未来,浙商期货将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续写精彩篇章。在新征程中,浙商期货以实干铺路、用耕耘筑梦,将期货服务的“大写意”绘成精心为农的“工笔画”,以高质量期货服务支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