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药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向客户介绍金融产品
近年来,安徽亳州药都农商银行紧抓数字化转型机遇,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通过驭“数”起航、加“数”向新、乘“数”而上的具体实践,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将科技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赋能产业纵深发展的“最大增量”。依托“数字普惠金融平台”,该行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药都模式”,在安徽省82家农商银行及全国其他9个省份复制推广。
驭“数”起航
培植要素盘“活”数据
亳州市素有“中华药都”之称,中医药产业底蕴深厚,农业资源丰富。然而,传统金融服务在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中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依赖抵押的传统风控模式难以覆盖缺乏合格抵押物的经营主体;同时,传统信贷流程冗长,难以匹配涉农经营主体“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金融服务与“药、酒、农、旅”特色产业集群的融合深度不足。
面对这些难题,该行依托亳州市“数字亳州”建设契机,立足公共数据优势,整合征信、金融及外部多源数据,通过数据治理、指标构建、模型开发与产品体系搭建,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功研发“数字普惠金融平台”,陆续上线“金农易贷”“金农企e贷”等系列贷款产品,实现“三农”领域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平台申请贷款人数超50万人,累计授信超33万人,授信覆盖率62.2%,准入通过率高达82%。通过积极探索数字金融,该行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为企业、农户和市民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捷线上金融服务。
加“数”向新
金融服务踏“云”前行
据了解,该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以自助申请、自动准入、自动分配、自动评级、自动定价、自助签约、自动预警、自助放款、自助还款、自动归档“十个自动化”为核心特征,实现了业务全流程“零人工干预”,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聚力攻坚融资堵点,实现了服务机制向新而动、向智而行,有效促进了金融“活水”更充沛地流入亳州市特色产业发展的“神经末梢”。
近期,家住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孟大村的欧先生急需5万元用于周转。他打开手机微信,通过小程序向亳州药都农商银行发起了贷款申请。该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后台,记录了这一次线上操作的时间点——提交申请时间为12时28分22秒,客户分配时间为12点29分12秒,准入通过时间为12时29分12秒。从欧先生发起贷款申请到授信结束,仅用时50秒。
该行灵活运用“减、免、缓、降”政策工具,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产业客群,多层面缓解融资贵问题;将传统续贷流程嫁接至线上业务系统,企业无须上门提交资料,线上即可完成“无缝续贷”。
乘“数”而上
赋能产业上“链”之旅
该行聚焦亳州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4+6+6”产业集群建设和省级创新型城市创建,以新技术、新产品助推产业集群培强做大、向“数”而兴,成为助推亳州市科创主体增量、创新生态提质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
该行专注“三农”主业、紧扣“三头三尾”,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赋能“千万工程”建设;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创优“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品体系,研发推出了“花茶电商贷”“粮商乐”“活体抵押”等十余项专属信贷产品,以服务产业化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该行立足“千家药企、十万药商、百万药农、千亿级市场”,以金融链串起产业链,打造了“金农信e链”平台,创新推出“道地药材预期收益贷”“金农药商信用贷”,破解中医药产业链中存在的应收账款积压、预付资金紧张等经营难题,为中医药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该行做深园区服务,凭借“融圈、延链、扩群”的三枢联动,深耕亳州市生活生态圈与产业集群,推出“亳芜e贷”园区贷款,高效满足园区企业产能扩张需求。针对亳州白酒、花茶、中药材及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呈现出的电商化发展态势,该行推出“电商易贷”专属产品,搭建电商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延展服务至二三级配套企业,覆盖代收代付、财富管理等业务场景;创新“存款+”组合策略,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全面、专业、个性化的财富管理、资金融通体验,为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消费活力增添金融动能。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做深做透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亳州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在深耕“三农”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壮阔征程中,谱写躬身耕耘新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亳州篇章贡献更强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