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期货基础知识培训及“银期保”种收项目解读现场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2024年,银河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期货)联合多家机构,在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创新开展了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运用“保险+期货+龙头企业+银行”协同联动的强农新模式,为当地大豆产业注入金融“活水”,有效保障了农户收益,助力地方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银期保”模式,打破产业发展困局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不仅是人类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受供需关系、国际政策等因素影响,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农户种植利润空间极不稳定。萝北县作为我国重要的大豆种植基地之一,长期面临着价格波动大、种植户融资难、销售渠道不稳定等难题。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大豆种植户既要承受自然灾害导致的产量风险,又要直面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产业发展受阻。为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农户的经济利益,激发其生产积极性,银河期货主动作为,组建调研团队多次走访萝北县大豆种植户和当地政府,深入调研农户的实际需求,最终选择运用大豆“银期保”种收模式为特色产业保“价”护航。
据悉,“银期保”模式创新整合了多方资源,为种植户提供大豆“种植—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推动当地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模式通过引进保险公司,为大豆种植户提供收入保险的方式,当大豆价格下跌或产量缩减致使农户收益受损时,保险公司将赔付给农户,帮助其稳定收入预期;通过引进银行,银行依据保单和收购订单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通过提升贷款额度、降低利率,可有效缓解农户的资金压力;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以“收入保险的结算价格+基差”为保底收购价的订单合同,待作物成熟后,由其统一安排收购入库,并赋予农户二次点价的机会,在约定期限内若大豆价格上涨则农户可根据市场期货价格进行点价,从而确定最终卖粮价格,使得农户在作物出售后仍能享受到作物价格上涨的红利。
各方有效协作,全流程服务农业生产
大商所“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由银河期货牵头申报,建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招商期货有限公司、中信期货有限公司、广州金控期货有限公司共同参与,阳光农业互助保险公司(以下简称:阳光农险)为“大豆收入险”承保,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宝泉岭农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为农户提供收粮服务,中国建设银行宝泉岭支行为当地农户提供信贷服务。其间,各方各司其职,共同推进该项目顺利开展,为大豆种植户提供全流程全产业链服务。
2024年5月31日,种植户在种下大豆后,向阳光农险投保了“大豆收入保险”,保单依据近三年平均单产和市场价格,设定目标产量0.155吨/亩、目标价格4600元/吨,保险责任水平85%。大商所“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共承保大豆种植面积60130.11亩(折合现货9320.17吨),总保费390.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42.31%,大商所补贴50%。保险于2024年10月15日到期,阳光农险核算农户的实际收入并按条款支付赔款134.26万元。
2024年9月16日,在大豆作物完全成熟后,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根据前期签订的大豆订单收购协议启动了收购工作,对该项目投保面积内的大豆进行全部收购。2024年10月15日,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完成收购,合计收购大豆1.1万吨,平均收购价4108.41元/吨,并在收购完成后,给予农户在10月16日至12月16日的二次点价权。在此期间,农户可随时根据期货盘面价格进行点价。虽然因市场行情变化,农户最终未行使点价权,但收购价仍普遍高于市场现货价,保障了农户基本收益。
在该项目实施前期,中国建设银行宝泉岭支行根据农户拟签订的投保方案及订单合同,为他们发放了年利率为3.55%、总额度93.72万元的种植贷款,覆盖整体“种粮—收粮”过程,用于满足农户资金需求。2024年11月18日,在龙头企业支付粮款后,农户顺利结清贷款,资金流转顺畅,既解决了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又保障了银行信贷安全。在大商所“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运行期间,由各期货公司及其风险子公司为保险公司和龙头企业提供价格风险对冲服务。阳光农险将保费中的195.54万元用于向期货公司购买看跌期权,最终期权端产生赔付284.37万元,有效帮助保险公司转移了价格下跌的风险。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宝泉岭农场有限公司根据其实际收购进度,分批分期向期货公司购买看涨期权,目标价格为收入保险的结算价格。
成效显著突出,彰显金融强农力量
大商所“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为234户种植户提供了3643.88万元的风险保障,通过收入保险赔付134.26万元,切实弥补了农户因价格下跌和产量波动造成的损失。
银河期货创新的“银期保”模式形成了“春贷—夏保—秋收—冬偿”的闭环管理,通过整合保险的风险保障、期货的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银行的资金融通以及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等功能,解决了传统农业金融单一工具难以解决的多环节、多风险问题,实现了对农业生产风险的全方位覆盖和有效管理,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金融支持。同时,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还激发了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推动了大豆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银期保”模式的成功实践,为金融创新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与完善,有望在更多地区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