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8月1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综合 武乡农商银行 多措并举推进普惠金融 桐庐农商银行 金融赋能“甜蜜事业” 福海县农信联社 让“飞手”插上致富之翼 广平县农信联社 金融“活水”润乡村 普惠服务暖民心 垣曲农商银行 为畜牧业注入金融动力 德兴农商银行播洒贷款“及时雨” 助力“石头部落”建设 图片新闻 从“一根纱”到“全链金”  ——罗田农商银行“纺”出产业融资“新丝路” 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施足“金融有机肥” ——凉山农商银行盐源支行满足苹果产业差异化资金需求 洪江农商银行 量身定制信贷方案 南宁市邕宁区农信联社 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会获佳绩 稷山农商银行 “贷”动酸枣变身“致富果” 云和农商银行 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吴桥县农信联社 积极开展养老金融服务 峡江农商银行 发放“乡村致富贷” 竹山农商银行楼台支行 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施足“金融有机肥” ——凉山农商银行盐源支行满足苹果产业差异化资金需求

□ 作者 舟泰 杨本木

“我家苹果园里,最大的一株树一年可以采摘1200斤以上的果子,是我们村最大的果树,也是我最心爱的宝贝,今年也许能摘1500斤呢。”盐源县卫城镇大窝村苹果种植大户王巫散对他那株苹果“树王”津津乐道。

盐源苹果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30余项殊荣。如今,盐源苹果产业已发展成为四川省规模最大、效益最显著的农业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据盐源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该县苹果种植总面积达43万亩,占四川省苹果栽培总面积的65%;年产量突破70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75%;年产值高达33亿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四川凉山农商银行盐源支行通过多层次信贷投放满足产业各环节资金需求。2024年,该支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年累计投放2.4万户,金额26.36亿元,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系统性金融支持。目前,盐源苹果产业在规模效益、从业带动与金融支持协同方面已形成良性循环,为进一步深化金融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盐源支行立足苹果产业特色,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以科技赋能为“加速器”,构建起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了产业发展的差异化金融需求。针对苹果种植户“季节性强、抵押物不足、融资周期长”三大痛点,该行主推三款信贷产品:小额农贷额度,面向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下的客户,贷款额度最高30万元,利率低至3.0%,期限最长5年,3年自动循环贷款;“惠商贷”,面向中青年种植客户,通过手机银行APP实现“全流程线上办贷”,额度最高300万元,最快20分钟放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面向种植大户和苹果收购商户,结合农户经营数据与市场动态,精准匹配资金需求,额度最高1000万元,利率低至3.0%,期限最长5年,3年自动循环贷款。

王巫散正是金融支持的受益者之一。作为大窝村的种植大户,他种植苹果85亩,年产量23万斤,年销售额82万元;同时兼顾花椒种植,年收入12万元,通过苹果购销差价还能增收17万元。为扩大产业规模,他计划流转71亩土地种植幼树,却面临资金缺口。盐源支行实地调查后,采用“信用+担保”模式,向其授信140万元,支持其完成果园购置。为拓宽销售渠道,该支行同步推介了四川农信“惠生活”电商平台,助力其拓展线上销售。同时,该支行将此笔贷款纳入“支农快贷”产品管理,以缓释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还款风险。

“从2009年第一次向农信社(现在叫农商银行)申请贷款2万元开始,10多年来,只要我的果园需要资金,农信社都想办法为我解决。目前我还有198万元贷款,他们真是我最真心的朋友。”王巫散感慨地说道。

盐源苹果产业在发展的道路中面临的最突出的挑战是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针对这些痛点,盐源支行联合州农担公司及相关部门推出多项措施。该支行创新推出“支农快贷”产品应对风险,对贷款金额10万元以上的客户,由州农担公司提供风险保障,在贷款期内,若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客户无法正常还款,由农担公司赔偿,降低农户风险;对10万元以下贷款,则通过续贷延长还款期限,避免因短期还款困难影响征信,有效缓解价格下跌冲击。

针对农户普遍缺乏抵押物、经营流水少等问题,盐源支行推出“老果园改造专项贷”,支持树龄老化果园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低息贷款,目前,已支持改造老果园15.2万亩,新品种引进已形成早、中、晚熟产品体系,使销售期从2个月延长至5个月,显著提升了产业效益;推出“冷链设施建设贷”,结合农业农村局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政策,支持建设镇村两级果品分级预冷中心和冷藏库。目前全县冷藏库容已达136万吨,2024年,该支行发放此类贷款460万元,支持7户农户完善冷链设施。

针对盐源县偏远村镇交通不便的情况,盐源支行主动提供上门服务,配备智能终端,满足小额取现、转账汇款、贷款面签等基础需求,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该支行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实施“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对信用良好的农户提供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提升等政策激励。截至7月末,该支行已为全县6.45万户农户评级授信,授信总额达45.66亿元。

卫城镇大堰沟村是盐源苹果产业的核心示范区,该村位于盐源县苹果种植黄金地带,是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和金融创新的试验田。该村苹果种植面积达8500亩,占耕地总面积90%以上,户均种植面积20亩。全村425户农户中,有398户从事苹果种植,其中35户为规模化种植家庭农场。2024年,该村苹果产量达1.9万吨,实现产值9000万元,亩均产值突破1万元,人均收入达3万元,较全县农民平均水平高出60%。盐源支行通过实施整村授信模式,对全村398户果农进行统一评级授信,总授信额度达6900万元,户均17.3万元。

围绕大堰沟村产业发展特点,盐源支行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信贷支持体系:在种植环节,重点支持苗木更新、设施投入、节水灌溉设备、果园机械购置及冷链建设等,加权平均利率3.5%,贷款户数295户,金额3820万元;在销售环节,一方面推出“电商贷”,支持15户创业者开设网店,提供最高30万元小额农户信用贷款,2024年实现电商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另一方面推出“经销商融资”服务,为小果收购商、合作社等提供“蜀信e贷”或个人经营贷款39户,金额2415万元 。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