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社长徐道红介绍“金融之家”APP
秋风送爽,硕果盈枝。9月20至21日,由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主办的“第三届金融强农经验交流会暨2025年度金融强农典型经验宣传推介活动”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信机构(农商银行)、村镇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城商行、期货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共聚一堂,交流强农、兴农经验,探讨资源融合、业务精进的创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思想与智慧。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期货业协会等单位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农民日报、金融时报等媒体人员参加会议。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原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主席陈存根作主旨讲话。他指出,新形势下,金融机构要转变思维模式,要勇于创新,立足农业农村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态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主题报告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以“低息差环境下的政策选择和银行转型发展”为题作报告,剖析息差持续下降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从降本增效、以价补量、减少拨备水平、调整收入结构四个方面对中小银行提出对策建议。
浙江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原董事长王小龙以“净息差收窄趋势及战略选择”为主题,结合部分农商银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指标,建议中小银行在新形势下“控风险、保规模、调利润”,坚持科学的战略部署,坚守“做小、做散、做土”的长期主义,才能穿越周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策略建议,获得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安徽亳州药都农商银行行长姜品艳以“以地域特色破题,赋能亳州‘乡土宝藏’出圈”为题,对亳州药都农商银行以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破解“一公里”之困,打造出基于政务数据应用的“药都模式”的经验进行了分享。
招商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思然以“气象金融服务农业——以天气衍生品为例”为题,讲解如何通过数据共享和金融工具创新,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经营主体造成的损失。
浙江武义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萍以“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答好乡村振兴‘农信考卷’”为题,分享浙江武义农商银行以战略定力、创新锐力、普惠效力“三力”协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之路的经验。
在对话环节,农商银行、城商行、村镇银行、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高管和行业专家以“开展资源融合将业务做精做强”为题展开思想碰撞,探索农村金融机构做精做强发展之路。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经过新闻挖掘、采访提炼等程序,从全国数百条金融强农经验新闻线索中挖掘出“金融强农改革创新典型经验、金融强农普惠金融典型经验、金融强农支持产业发展典型经验、金融强农绿色金融典型经验、金融强农杰出贡献典型经验、村镇银行强农杰出贡献典型经验”六大类金融强农典型经验。这些经验充分展现了“金融人”开拓创新、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彰显出“金融人”破解农村金融短板问题的睿智才能和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
为推进农村金融机构资源融合,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打造了“金融之家”APP,为金融机构、涉农经营主体等提供了一个高效对接、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
会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社长徐道红介绍了“金融之家”APP帮助农村金融机构系统化培训、获客、留客,以及为金融机构员工提供出行、医疗、教育等方面服务的功能。
砥砺前行路,奋进正当时。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将继续与农村金融机构为伴,勇敢担当,通过全新服务载体和生态系统,赋能农村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