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过年,进入腊月后,父母在工作之余就开始陆陆续续置办年货,还会给我买新衣服,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置办齐全,寓意新年新气象。我常常忍不住偷偷地打开柜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恨不得立刻就穿上新衣服,向小伙伴炫耀。当然更少不了烟花爆竹,那是我的最爱。终于等到了大年三十那天,换上新衣服后,立刻冲出家门,一群小伙伴相互比较,谁的衣服更好看。然后,男孩儿们又比谁的鞭炮更多,女孩儿们比谁的头花、发卡更漂亮。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到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和父母就眼巴巴地盼望亲人早日回家。那时,春节是非常隆重的,无论家境富足和贫寒,都要尽一切可能,让家人团聚,并且吃好、穿好、玩儿好。贴好红彤彤的春联后,立刻就有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到了除夕夜,大家一起忙里忙外,置办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着桌子边吃饭边看春晚,其乐融融。当接神开始后,大街小巷里的爆竹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各种各样的烟花,连续不断地在空中爆开一朵朵绚丽的花朵,为新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满鼻子都是火药爆炸后的味道,这种过年才有的感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年初一,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拜年。初二到初五,这是春节最为隆重的时间,跟着父母去走亲访友。穿着新衣服,拿着新玩具,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展示给更多人看,小小的心里装满虚荣,特别是收到期待已久的红包和听到夸奖,能开心好几天,那种满足感真好。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三,人们仍然陶醉在春节的气氛中。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这之后,春节的气息才渐渐消退。
而现在过年,虽然也要准备,但由于物质丰富,手中有钱,随时都可以买来春节所用物品,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就可以置办齐全。再加上给春节助威的鞭炮声少了,添彩的烟花稀了,显得春节没有以前热闹了,人们感觉春节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物质的丰富,年龄的增加,让我也渐渐感受不到年夜饭、新衣服、红包带来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当我从电视上看到2018年大约60万打工者从广东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报道,那些穿着厚实的风衣,捆着结实的绑腿,戴着防风头盔、皮手套,奔驰在国道上的摩托大军,成了春运交通线上一道特殊的风景,我的心里还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是什么无法阻挡人们归家的热情,让他们选择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骑摩托跨越上千公里的路程呢?答案让人有些心酸,不是为了省钱就是因为买票难。为了和家人一起团聚过年,他们选择了最无奈的回家方式。因为年迈的父母在盼望儿女回家,幼小的孩子想念着爸妈,回家过年的团圆喜乐、欢聚一堂的年味儿依然不变。
虽然生活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但人间处处充满爱。看到相关的报道,从2013年起,中石化在广东、广西的238座沿途加油站为老乡们提供免费服务,至今已经服务了数百万名“摩骑”老乡。2018年,他们不仅提供免费加油、免费邮寄行李、爱心大巴等服务,还有5000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情暖驿站、满爱回家”大型爱心公益服务活动,向路过的回家者赠送了1万份“易捷福袋”和1万份意外保险,让他们的回家路充满了温暖。从这方面来讲,平安快乐、幸福团圆的年味儿没有变淡,而是更浓了。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重要节日,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脉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春节已经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也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定为整体或是部分辖区的法定节假日,举办庆祝活动。春节已成为带有浓重中国风味的世界性节日,欢度“春节时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文化活动的“标配”。通过春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春节的年味儿已经弥漫全球,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品牌。谁说年味淡了?
之所以有年味儿变淡了的感觉,是因为我们从曾经的吃饱穿暖到现在的吃健康和穿个性,物质和精神的追求有了飞速的提升和跨越式的改变,不是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而是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坚信,未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