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的大雪如约而至,将身边的 洋湖打扮得格外动人,让人想起在老 家下雪时候的样子。
年前,趁春运的人潮还没那么 拥挤,特地回了一趟老家,看望年迈 的外婆。临走时,老人家不停地往车 里塞满各种我爱吃的干菜和家乡小 吃,还从厢房里拿出一双棉鞋放到我 手里,嘱咐我多穿衣服,注意身子。 老人家说:“这几年大不如前了,眼睛 看不清还经常流眼泪,这很可能是给 你做的最后一双鞋了。”接过鞋,我 背过身去说:“您身体还好得很嘞, 还要多给我做几双。”说完顿时觉得 眼眶一热,心里不由得难受起来。
小时候,每年最开心的事儿除了 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还有就是能 够拥有一双外婆亲手做的棉鞋。老人家做的棉鞋,上面是黑色灯芯绒 面,绸布里子,下边是厚厚针脚眼纳 成的白色千层底。有的侧面开口缝 上纽扣,也有的毛口带一点儿松紧, 温暖合脚又好看。穿上后,小孩子们 欢欢乐乐,接下来几天都是争着比谁 的鞋底边更干净,白得更久一些。 因为父亲长期在外务工,母亲在 乡里的信用社工作,平时很忙,我从 小在村里的外婆家长大。记忆里,很 多的童年美好时光都是在外婆身边 留下的。至今脑海里有印象的最早 画面,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冬天,外面 雪花纷纷扬扬,地上的雪蓬蓬松松, 但是很厚很厚。在外婆家的门槛边 上,看着她坐在椅子上纳鞋底,旁边 还 有 一 个 烤 火 盆 和 精 致 的 老 式 竹 篮。竹篮里有老花镜、细针、棉线、剪 刀、碎布,顶针等等做鞋的物件一应 俱全。手下做着针线活儿,外婆还时 不时地冲着我笑。
稍微长大了一点后,外婆很喜欢 让我帮着她拿线穿针眼,为了得到外 婆的表扬,我总是能够很快地穿好之 后递给她。换来一句“我们佬儿养得 力了哦”,感觉很是满足。 一双棉鞋,鞋面的制作要相对来 说简单一些。鞋底则更为讲究,需要 用硬纸板根据脚的大小剪成脚丫儿 的模样,然后用各种碎布料裱成袼 褙,再一层一层糊好叠起,直到一个 指头的厚度。因为这样做成的鞋底 层数很多,针脚很密,鞋底很紧,老家 管这叫千层底。外婆总说:“自己做 的鞋穿起来才能合脚暖和,走起路来 才能踏实上进”。
后来,离开外婆,到母亲上班的 乡里去念书,每年只有寒暑假才能有 时间到外婆家小住。外婆总是问问 学习啊,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啊,经 常告诉我:“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好好 相处,不要打架,要好好学习,读到北 京去,有奖励哦”。一双崭新的棉鞋, 总会在农历小年交在我们这些外孙、 外孙女手上,这也仿佛成为了一个习 惯。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就 是那么几年的光景,我们光顾着自己 长大,没有在意时光飞逝。等回过头 来,却发现外婆突然变老了,尤其是 2008 年外公去世以后,背驼得更加厉 害,步履开始蹒跚,迈门槛也更加吃 力。大学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我在外 婆家等着招工考试的成绩,因为担心 考不上,每天闷闷不乐,等收到信用 社的面试通知后,全家都十分高兴。 去县里面试的前一天,外婆悄悄把我 拉到一边,塞给了我 300 元钱,嘱咐我 要先去水溪的镇上买双好点儿的皮 鞋,再去面试。
就是这样,后来生活越来越好, 买的鞋越来越多,穿外婆做的鞋也越 来越少了。这几年,工作成家以后, 琐事更多一些,连回外婆家的时间也 更少了。有时候去看看她,也只能到 家坐上一会儿,聊聊天,又得走。每 到离开时,外婆总是依依不舍,跟送 到门前坡下,远远地望着我们渐行渐 远 ......
这几年,学着去成长,更多是学 会自己去承受。每当心情低落的时 候,我都会来到这里,感觉心里面会 舒服一些。很多生活工作中的压力 和烦心事尽管嘴上不说,但是,她好 像都能够看得明白,劝得透彻,或许 这就是一种过来人所拥有的通透。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觉,见到了 很大的世面,学到了很多的道理,但 是发现仍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有 时候,仔细品味外婆反复说过的话: “保重身体,与人为善,踏踏实实。”道 理简单,朴素之致,但是又用情之深, 睿智之至。
外婆她没念过书,但是一辈子过 得豁达,与人和善,儿孙满堂。谈到 对人生的理解,也许只能是来源于她 这一针一线的平实生活。但是说到 底,做人与生活不也就是和她老人家 手里做的棉鞋一样,讲究的是面子、 里子、底子。温暖舒服,踏踏实实也 就足够我们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