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19年4月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山西省农信联社与山西文旅集团“联姻”共享业务资源助力地方经济 河北省农信社创新“智慧金融”业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客户体验 新疆自治区农信社制定综合金融方案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图片新闻 青海省农信联社部署案防警示教育工作 强化产品服务创新满足乡村金融需求 守正强基 提质转型 释放金融活力 服务三农发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信机构回归本源提质转型系列报道之一

守正强基 提质转型 释放金融活力 服务三农发展

□ 本报记者 杨喜明

当前,受经济下行、监管趋紧、经营之压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信机构发展面临着风险集聚、矛盾陡增、转型阵痛等一系列问题。面对险象丛生的发展环境,农信机构如何归本源、抓主业、调结构、控风险?对此,记者走进基层采访了农信机构高管人员及研究农村金融专家,以期给业界以借鉴或启示。在基层采访中,多名农信机构高管人员告诉记者,农商银行和农信社生于本乡,长于本土。服务本乡,回报本土,是其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丢掉了“三农”、失去了“小微”,农商银行、农信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根据地“,没有了竞争力。

深耕“三农”细作小微

中国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表示,农商银行和农信社近年来改制转型后快速发展,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在支持乡村振兴和小微企业以及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银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一些农商银行、农信社心有旁骛,没有专心主业,而是热衷于资金“空转”,积累了风险。农商银行和农信社在业务发展方向上,必须逐步回归本源。

山西省农信联社晋中办事处党组书记王宝仓认为,农信社源自农村、始于农民、兴于农业,与“三农”同根同源,服务“三农”是宗旨所在。随着银行化改革推进,部分行社规模冲动型发展的导向,导致在客户营销上脱离本土、资金运用上脱实向虚。同时,因能力与新兴业务不匹配,导致决策风险、交易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逐步显现。中央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监管层也对农村金融机构在区域分支机构设立、表外理财上继续强化监管。如今,部分行社基础业务、基础客户、基础阵地遗失现象严重,巩固阵地比拓展阵地更重要。所以农信社应以大局为重,围绕实体经济的新变化、新需求,宗旨不变,深耕“三农”,回归本源,聚集主业。

业界专家认为,随着大量农信社改制为农商银行,特别是随着一些农商银行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农商银行认识模糊,定位偏移,方向迷失有的农商银行、农信社忘记初心,丢掉“草鞋”,穿上“皮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热衷于赚热钱、赚快钱,将资金运用到资金市场,脱实向虚,“空转”自娱。虽然在经济繁荣时期,赚到了不少钱,但一旦经济下行,债券违约,累积的风险令人触目惊心。

显然,农商银行、农信社逐步回归本源,不仅是初心使然,定位需要,也是防范风险的大势所趋。

倾斜资源专注普惠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表示,中央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推动城商银行、农商银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

这不仅意味着以推动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将是未来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着力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给出了方案,即要以完善的银行体系来为不同的实体经济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孔发龙对记者表示,江西农商银行坚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在实现营业网点乡镇全覆盖、农村金融服务便民站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触角,全面开展了扫街、扫园、扫村、扫户“四扫”服务,全面实施了农户小额贷款授信“整村推进”行动,全面推进了线上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应用,努力构建起“责任网络化、产品多样化、服务精细化、信息系统化”的全方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优质便捷金融服务。

山西省农信联社晋中办事处党组书记王宝仓表示,他们按照省级联社“打造专业化团队,建立专业化流程,开发专业化产品,健全专业化机制,建设专业化系统”的规划,坚持“控、攻、退”三字方针“。“控”即对10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县级行社规范信息采集、强化贷后管理,超权限大额贷款交由办事处风险评估,做到”管严、管细、管实、管好”;“攻”即将信贷资源重点投向“三农”、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现代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让信贷资金更多惠及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客户;“退”即实施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有效化解政策因素带来的贷款损失、债务悬空,投向上搭配好“传统和新兴”,配比好“表内和表外”,突出抓小抓散,保证符合宏观政策、匹配新兴产业、共振地方规划。

科技赋能精准滴灌

农商银行和农信社的最大短板是科技,科技能力不足影响了其在县域市场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某种程度上,也让资金富余的农商银行和农信社,不得不将无法放出去的资金运用到金融市场,进行“空转”。

有农信机构高管人员表示,要推动农商银行和农信社逐步回归本源,必须科技赋能,让其在金融科技时代,也能插上科技的翅膀。目前看,不少地方农商银行和农信社开展业务,仍须依托省联社科技平台,或使用省联社研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缺少这个渠道,难以实现对金融服务空白地带的全覆盖,难以通过较低成本精准滴灌“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

还有专家表示,要解决农信机构科技短板这个问题,省联社义不容辞,应当主动作为,积极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做好对农商银行和农信社的科技服务,提高农商银行和农信社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中央明确要采取措施“推动”,那么无论是宏观引导,还是政策激励或约束,今年农商银行和农信社的政策环境和经营环境,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农商银行和农信社应当顺应政策导向,及早谋划,稳步收缩在金融市场或资金市场的战线,坚定不移地在支持实体经济上用心精耕、用力深耕,释放金融活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