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合同是前任签字的,但作为基层网点负责人,绝对不能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观念,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6月5日,四川内江农商银行百合支行行长林敬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8年初,林敬尧走马上任内江农商银行白合支行行长,短短1年多时间,白合支行不良占比由14%降到0.4%。
客户钟某,在2010年便开始与白合支行发生信贷业务往来,2018年在该行的共计两笔贷款余额最高为93万元,欠息约15万元。该客户主要从事建筑行业,最初因在外承包建筑工程在该行借款,资金一直反复使用,后在承建内江某公司的部分施工中,承包方取得施工款项后未结账给钟某,钟某的工程款80万元,私人借与修建方的60万元,共计140余万元均未收回,导致资金链断裂,一直无法支付利息,以致该笔贷款形成不良。
林敬尧在了解到客户的基本情况后,首先做到的就是信息对称,明确该笔不良贷款的第一清收责任人。一开始,借款人不愿配合,林敬尧三天两头打电话,不厌其烦地与借款人沟通,攻心为上,讲清各种利害关系,打消钟某的侥幸心理,终于解开了借款人的纠结。借款人向他倒出了心中的苦水:由于在银行和其他私人间的负债较多,拖欠的工程款一直未收到,客户维持基本生活已经相当困难,导致钟某无法支付归还百合支行本息。
信息对称后,林敬尧有了一条清收思路,突破口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想办法帮助客户尽快落实执行回来一部分工程款,先期偿还贷款本息。林敬尧和他的伙伴们积极与法院执行部门沟通,并与执行法官一同前往执行。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帮钟某执行了共计60万元工程款,通过此资金归还利息及部分本金后,该行为钟某重新办理了两笔贷款,支持他在本地重拾他熟悉的装饰业务。今年5月份,另40万元执行回来后,全部用于归还了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