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河北省政府宣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的衡水市武强县正式脱贫出列。自从2015年河北省武强县被确定为农业银行总行定点扶贫县以来,农业银行认真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在武强县做出了成绩、展现了形象。
“产业扶贫是武强县金融扶贫的重点。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拔穷根,脱贫效果才能持久。”见到来访的笔者,农业银行武强县支行负责人王彦青打开了话匣子。
走进位于武强县周窝镇谭封庄村博烨乐器扶贫车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工人们正在马不停蹄地加工乐器配件。村支书严小旺指着一台台自动化的加工机器向笔者介绍:“农业银行给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乐器扶贫贷’用于购买机器,这些机器生产的乐器配件销售后,每年可为贫困户提供固定资产收益5000元。贫困户在这里上班,还可获得工资收入。”正在生产长笛配件的贫困户贾小双告诉记者:“丈夫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她不能外出务工,现在好了,每月大概能有2000元工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还方便照顾病人。”
在位于武强县孙庄乡孙庄工业区的富源牧业,财务负责人张艳荣介绍了农业银行创新推出的扶贫模式——“富源模式”。“2016年通过签订农银企协议,农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县扶贫办提供贴息,同时再拿出扶贫资金以贫困户名义入股,企业每年拿出入股资金的10%为贫困户发放资本收益。此外,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安置、种植牧草,还可以获得收入。”
目前,农业银行已为富源牧业(包括二期工程富奥牧业)投放贷款1.5亿元,带动4164人脱贫,既支持壮大了地方农业产业,也为贫困户拓宽了增收渠道。
2016年以来,农业银行精心选派总行优秀干部赴定点扶贫县和贫困村挂职,加强县支行与总行和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络,积极引进项目资源,发展村镇产业,推动精准扶贫贷款落地。
在农行金融扶贫示范村——武强县周窝镇李封庄村村委会,166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正在发电,村支书李其志告诉笔者:“驻村第一书记付志强上任后,建起了‘光伏屋顶’,一下子改变了村集体收入为零的窘境。”腰包鼓起来,还得让脑筋动起来。2018年,在农业银行总行专项党费扶贫资金的支持下,付志强协助村两委建起党员活动室和阅览室,在村内先后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
见到挂职武强县副县长的欧海燕时,他刚从农业银行总行汇报工作回来。由于经常要两地奔波,同事戏称他“三过家门而不入”。2016年以来,农业银行总行对武强县的扶贫资金逐年增加,扶贫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扶助、种植养殖技术、技能培训等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武强县以农业银行扶贫资金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该县北大洼农业示范区为5个贫困村建起了日光温室大棚。“每个村集体收入从零增加到了3万元,村里的百姓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欧海燕介绍。
“政府增信+银政共管机制”是创新金融扶贫产品的基础,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2016年,武强县政府率先与农业银行衡水市分行签订了当地同业中首例政银企战略合作协议《金融扶贫合作协议》,设立了政府风险代偿基金2000万元(后又增至3000万元),深化银政企合作,为金融扶贫奠定基础。银政双方一起制定相关制度,对扶贫贷款资金的使用共同监督、共同管理。
据欧海燕介绍,农业银行与武强县政府积极沟通协调,在武强县建立起金融服务中心,在7个乡镇设立金融服务工作部,在238个行政村建立金融服务工作站,建立起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依托村两委、县扶贫办和金融办,批发放扶贫贷款,有效引导贫困户申请贷款,规范资金的审批、发放和使用,使金融扶贫做到精准滴灌。
截至4月末,农业银行下拨专项扶贫资金1165万元,9770人从中受益,农业银行武强县支行贷款增速高于农业银行832个扶贫重点县支行平均水平。4年来,农业银行每年都超额完成《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要求的扶贫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