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什邡农商银行围绕四川省联社“强基固本、开拓创新、提质增效”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1234567”经营管理方略,坚守定位、扎根“三农”、深耕地方、防控风险,奋力推进“三大银行”建设,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贷款市场份额逐年提升,贷款质量、电子银行等业务指标持续优化,走出了一条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企业与银行亲如鱼水,希望这种友好诚信合作能一如既往、地久天长。”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四川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后成,谈到什邡农商银行总是赞不绝口。四川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是享誉四川省的蔬菜深加工企业。2017 年,该公司投资 1.48 亿元建设蔬菜深加工项目,因新建项目投资较大,导致蔬菜收购资金出现紧张。什邡农商银行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先后向该公司发放固定资产贷款2000 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发放流动资金贷款300万元用于蔬菜收购,帮助该公司解决了工程建设与蔬菜收购的资金难题。
为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什邡农商银行信贷扶持“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辖内四季东城现代农业公园发放专项贷款1810万元,为马祖康养特色小镇农户授信1114万元,向冰川森林康养小镇的农家乐、民宿客户授信160万元,让农业与旅游在金融的“联姻”下,擦出更加绚丽的火花。什邡农商银行还将但氏豆腐、马井挂面、麻仔花生糖、红白茶、马祖金丝禅菊等什邡特色农产品纳入“蜀信e·惠生活”电商销售平台,让本地美食通过四川农信智慧银行走向市场,让四川农信成为了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那么快就把贷款办下来了,真的谢谢你们!”什邡市师古镇清泉村村民李加海对什邡农商银行的支持心存感激。李加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想通过发展养殖脱贫致富。2019年,通过“双基共建”活动,李加海获得什邡农商银行4万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用于养殖商品鸡,全年增加收入两万元,成功摘掉了贫穷“帽子”。为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什邡农商银行通过“双基共建”活动,实行分片包干,加强对贫困户的关注,动态开展评级、授信和用信工作,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967.93万元,发放产业扶贫贷款4.16亿元,发放项目扶贫贷款2000万元,带动7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
什邡市湔氐镇黄背木耳产量占全国的70%。2019年,什邡农商银行因地制宜创新打造“木耳银行”,通过“银行+协会+企业+农户”的金融助农模式,大力支持湔氐镇木耳产业加速健康发展。该行在种植技术上通过聘请专家引导“耳农”专业化生产;在销售上协调企业以高于市场标准价对木耳分等级回收;在信贷支持上,执行优惠利率,创新推出“耳利贷”,为企业、协会和“耳农”批量授信解决融资难题;在储蓄支持上,创新定制“耳利宝”存款产品,让“耳农”闲散资金收益提高到 13%至18%,以真心实意和“真金白银”帮助耳农增加收入,实现致富。 “木耳银行”已成为什邡市农村金融服务“一村一品”的样板。
“简直太方便了,在手机上操作一下放款,贷款就到账了,利率还这么优惠!”在获得10万元“教师贷”贷款后,什邡双盛中学的王老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面对日趋多元的金融需求,什邡农商银行加大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如为支持乡村振兴推出了“兴农贷”,为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推出了“兴商贷”,为满足公职人员生活消费需求推出了“兴家贷”,并延伸推出“教师贷” “党员贷” “军人贷”等特色贷款产品,以丰富的信贷产品,大幅提升了什邡市民的信贷可得性和满意度,让四川农信真正成为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