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0年6月1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文艺 “背包精神”挺起农信人的脊梁 我与信合共成长 山野间 老街的记忆 口罩风波 我和 “ 菜老头” 的故事 农信礼赞 夏雨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街的记忆

□ 作者 迟楠 陈思爱

滦河岸边有条沉淀了300多年历史的北门老街,不足百米的街道上云集着形形色色的商铺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品,也沉淀着一代又一代人久远的记忆。

小时候,母亲常推着手推车到老街卖货,我就像小跟屁虫似的在母亲后面帮她叫卖。老街中间有一座二层小楼,绿色的门牌在众商铺中格外显眼,每到中午街上人不多的时候,母亲都会到小楼把卖货赚的钱塞进高高的铁栅栏里。起初我总会攥着母亲的衣角不敢松开,生怕一个转身就被铁栏杆抓进去,屋里的叔叔阿姨们每次见到我紧张的样子都笑的合不拢嘴。母亲告诉我: “这是信用社,是存钱的地方。你看街头小卖铺的伯伯、门口卖菜的奶奶都把钱存到这里,这样就不怕小偷偷走了。”我恍然大悟,垫着脚趴在高高的柜台上,好奇地看着铁栅栏里面的神秘世界。

在我上小学时,母亲用从信用社贷的款在老街开了一家门店,我总能看到忙碌的母亲转身时脸上甜甜的笑容。

老街里的信用社搬到了街口,门头绿色牌子变的更大了,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几个大字格外鲜艳,透过落地玻璃围墙,我看到宽敞明亮的大厅,整齐的座椅,就连铁栅栏也变成了玻璃墙。老街的商户们在大厅里进进出出,在老街上采买完商品的人们都会拎着大包小包坐在信用社的长椅上。我仍然会吵嚷着和母亲一起去信用社存钱,学着大人的样子坐在长椅上等候办理业务。

一转眼十五年过去了,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我成为河北农信5.3万名员工中的一员,重新回到老街信用社,透过那面被我称为玻璃墙的防弹玻璃,看着老街坊们熟悉的笑脸,喜悦之情里更多了一份责任。

我认真清点着每笔钱款,细心办理业务,因为我知道,这条街上的商户、住户都是信用社的老顾客,他们和我家一样,很多商户都是在信用社的贷款支持下开起了店铺,扩大了经营,老街和信用社就像一对老朋友,互相陪伴成长,我深深感受到老街上的人们多年来对信用社的那份特殊感情。

2019年,随着承德市郊区联社“网格化营销”全面启动,我所在的滦河信用社担起了北门老街及周边区域的营销宣传工作。我与同事们走上老街,向老街上的人们推荐农信社的产品,智能存款、七天通知存款等多元化的存款业务为客户提供细致周到的资金管理服务; “农贷宝” “商贷宝”等多种贷款产品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入了动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云闪付等高科技电子银行产品正飞速发展,这些金融产品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我向老街坊们“炫耀”的资本。看着老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老街坊们熟悉的身影,作为在老街长大的孩子,我将以新的身份延续老街的记忆,延续农信社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郊区联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