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0年11月1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理论 探析“金融村官”服务模式 以党建引领农商银行发展的“隆昌实践” 浅谈农商银行非格式合同管理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思考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农商银行非格式合同管理

□ 作者 房君

近年来,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农商银行对外签订的合同,特别是非格式合同呈现上升趋势。这对于非格式合同管理仍停留在起步阶段的农商银行来说,严格实施非格式合同管理是其有效防控法律风险、维护自身权益、实现业务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之一。笔者就当前农商银行在非格式合同管理进行了初探,以期引起农商银行管理层的重视。

农商银行非格式合同管理的现状

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一是农商银行对非格式合同规章制度的修订不及时。业务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农商银行非格式合同的应用日趋增多,而与之相应的关于非格式合同的规章制度却严重滞后,仍在使用格式合同相关的规章制度,对非格式合同进行粗放式管理。二是非格式合同规章制度内容不完善。农商银行非格式合同管理相关制度多以格式合同相关规章制度的条款进行修改而来,与《合同法》以及银行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匹配。

风险防控意识谈簿 一是在具体签订合同时,经办人员认为合同金额小、内容少、业务单一等,极少意识到合同中潜在的风险,轻信合同风险不会发生或认为合同风险可以避免。二是法务审核人员对非格式合同的审核仅局限于法律性条款,而未与合同使用部门就非法律性条款以及合同的整体内容进行法律性审核,造成部分合同内容存在瑕疵。三是合同用印部门对非格式合同的用印管理不够严谨,合同主体名称的审核流于形式,签订非格式合同混用公章、业务章,未准确验证非格式合同用印版本是否落实法审意见。

履职管理不够精细 一是合同管理部门对非格式合同在管理和使用过程,未能及时开展有效的指导和检查监督,仅在非格式合同出现了纠纷或者外部监管对合同管理有强制要求情况下开展履职,造成非格式合同管理相对滞后。二是对于经常性业务往来、反复使用的合同文本,未能制定统一的格式文本,在全辖范围内统一使用。三是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目前,除信贷合同外,很多农商银行还未建立起一套覆盖合同签订、审查审批、修改、履行、归档等各个工作环节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存在重合同签订管理,轻合同履约管理、档案管理的问题,造成较多合同履约过程缺乏有效管控和档案资料混乱、缺失的情况。四是合同倒签问题突出。合同倒签是指合同内容部分或全部履行完毕后才签订相关合同。实践中,农商银行由于商务谈判推迟、内部审批时间长、业务活动等某些特殊情况的不确定性,存在大量倒签合同的情况,且未就上述情况有应急合同,或与合作方提前签订相关框架合同,使合规内部审查工作变得被动,增加了合同审查的难度,也为合同履约带来法律隐患。

系统应用尚未到位 一是农商银行虽对信贷、理财、存款等主营业务建立了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但对非格式合同的系统化管理仍停留在汇报材料之中。由于管理系统的缺失,加剧了存在大量非格式合同业务的农商银行的管理负担。二是管理系统的应用过于独立,由于系统建设的前后顺序,以及系统开发人员与系统使用人员的场景设置不充分,造成管理系统与合同管理流程各环节间的其它系统未能有效关联,导致非格式合同在流转环节存在风险隐患。三是管理系统作用不充分,由于数据间缺少关联性以及相关系统内容参数不全,造成对非格式合同管理不够全面,不足以支撑非格式合同的管理需求。

完善非格式合同管理的建议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针对非格式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农商银行应结合外部监管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完善非格式合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强化合同风险防范意识 合同管理是确保业务经营效益的前提,农商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确保非格式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过有效的法律审查,规范的用印,杜绝员工侥幸心理。

加强合同流程精细管理 农商银行管理部门及经办部门要对非格式合同开展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对非格式合同的每个环节开展有效监督,完善示范框架合同,从而避免合同倒签的情况。

发挥合同系统支撑作用 注重加强合同系统建设,通过相关系统形成有效关联闭环,最终实现对非格式合同进行统一的全周期管理,从而能准确了解非格式合同业务各环节的数据指标。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农商银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