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1年1月1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文艺 “憨牛”老许 在走访路上践行初心使命 深山中的坚守 我的驻村日记 回忆“牛经济” 雪花伴着思绪飞舞 那年夏天的窗外 习惯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忆“牛经济”

□ 作者 汪晋锋

前段时间回了一趟老家,看到外公家里当年用过的牛栏已经倒塌,原本圈牛的那块地已长出了一人多高的杂草,不禁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老家湖南桃源县位于湘西北山区,有的乡镇由于地形地貌原因,老百姓家里的耕地普遍散落在山洼、坡地、溪谷,这里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养殖,因此很多农户家里都养一到两头水牛或黄牛,农忙时用于农作耕地,农闲时还能倒买倒卖,借此改善生活。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牛经济”一般是指以牛养殖、买卖、深加工等一系列与牛有关的活动来获取经济利益的商业行为。但在我老家,“牛经济”的含义略有不同,主要泛指当地百姓对农闲时依靠家里养牛买卖赚取差价的农户别称。

“牛经济”交易可分为私下买卖、墟场交易两种。私下买卖,一般是买方通过“牛经济”圈内信息交流,得知另一个地方的某个“牛经济”有牛要出售,而自己又有需求,便独自一人或带上一两位掌眼的“牛经济”朋友去到卖方家现场看牛,谈得来就能立马成交带回。那个年代,交通不便,有时买牛的地方离家较远,回来的路途又因有了牛,往往要跟着走上好几天。但由于“牛经济”圈的热情互助,一路上都会受到沿途朋友们的热情招待,留在家里吃住。墟场交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定期集会,“牛经济”们选择临近几个乡镇赶场时,纷纷把自家的牛赶到墟场的牛市,这种集会一般有固定时间、固定场所,使之成为一个小型的牛集散地,往往能促成更多买卖。

在一桩“牛经济”交易中,要想买到自己中意的牛,鉴牛眼神很重要。因此,每个“牛经济”在长期的生产和交易中都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鉴牛心得。一般来说,鉴牛主要有“四看”,一看毛色,二看蹄臀,三看口齿,最后看价格。毛色服帖发亮、四蹄色黑圆大、臀部宽大整齐、牙口年轻整齐的牛往往会被认为更有养殖潜力。此外,在“牛经济”交易中,还流传一套传统的划价手势暗语,大家得以在公开场合下避开卖主,相互交流对牛价格的看法,很是生动有趣。

打工经济兴起之前,老家那边像外公一样从事“牛经济”活动的人有很多,他们走南闯北,把大山外面的信息、生活用品与牛一起带回小乡村。一个好的“牛经济”很多都是当地老百姓眼里最佩服的“能人”。

近些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耕牛的作用被小农机械取代,老一辈的“牛经济”们逐渐老去,老家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房,在自己家里建牛栏养牛的也越来越少,“牛经济”的身影仿佛已慢慢远去,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与印记,他们与我外公一道永远刻在了我孩提时的记忆里。

(作者单位:湖南省农信联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