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走进云南省弥勒市弥阳镇农户张大哥家中,张大哥正与爱人编制盛放葡萄的竹筐,看到笔者一行的来访,张大哥满面笑容赶紧出门迎接。当看到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邓学花时,张大哥伸出双手,紧紧握着邓学花董事长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笔者一行走进屋内坐下,张大哥便向我们讲到:“我与爱人种植了12亩葡萄,由于前两年种植的品种是‘水晶葡萄’,结出的葡萄个头较小、且口感较差,销售时总是卖不出好价钱,除去每年肥料、浇灌等成本,仅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经与爱人商量,我决心更换新品种‘阳光玫瑰葡萄’,新品种个头大、口感好、市场行情好,每亩地每年可增加收入1.3万元左右。由于前些年种植葡萄没有攒下钱,更换新葡萄品种缺少一大笔资金,成了我与爱人的一大‘心病’。有一次,我正好看见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董事长邓学花正带领员工在我们村进行业务宣传,我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邓董事长询问了相关业务,邓董事长在了解了我的资金需求后,仅用两天时间便向我发放了一笔50万元的农户贷款,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贷款发放速度会这么快。我种植新品种葡萄后,第二年便迎来了大丰收,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我们家能够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多亏了邓董事长对我的认可、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对我们家的支持。”
邓学花作为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她向该行干部员工讲的最多的就是:要做一名讲政治、有责任、敢担当、求上进的新时代农村“金融人。”邓学花董事长向笔者介绍说:“2019年4月,我调入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时,银行正处于‘瓶颈发展期’,各项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干部员工队伍凝聚力不强,多方面困难工作亟待解决。如何打碎制约发展的‘玻璃瓶’,将干部员工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走出一条‘宽阔明亮’的发展道路,我对相关工作做了一系列研究和部署,从目前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取得的发展成绩来看,这些措施切切实实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成效。”
也许,我们从员工身上更能找到正确答案和评价。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员工杨希琳向笔者讲到:“自从邓董事长调入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后,她向我们传授业务拓展优秀经验,带领我们员工走访客户、开拓市场,定期召开干部员工座谈会,认真倾听员工心声,从实际出发去帮助每一名干部员工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现在,我们银行的干部员工朝气蓬勃,业务发展规模不断攀登新高,我们走进每一个村庄,都会有村民主动与我们打招呼、聊家常。这对于我们员工而言,这不仅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一种对我们的赞誉,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作为一名从嵩明县调入弥勒市的“新领导”,一百五十公里蜿蜒起伏的公路,阻挡了邓学花回家的道路、以及对家人的日夜思念,但没有办法阻挡邓学花用一颗初心、一双单薄的肩膀挑起的万千重担。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董事长邓学花称:“我从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名领导,我时刻把自己定义为一名‘挑山工’,要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坚强毅力和精神,要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要在险阻面前义无反顾,要在发展面前率先垂范。”作为一名新时代农村金融机构“带头人”,邓学花始终认为要勇敢挑起“五个重担”,要挑起从严治行的重担,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纪律严明的队伍,才会锻炼成为“常胜之师”;要挑起创新发展的重担,创新是一切成功力量的源泉和自信,创新不但可以开阔思路,还可以转变思维。要挑起以廉立行的重担,人人遵循“三不原则”、大力推行“阳光信贷”,做到人人讲规矩、守纪律,知敬畏;要挑起攻坚克难的重担,越是在困难险阻面前,越要迎难而上,时刻自我警醒,要正确行使组织赋予的权力;要挑起造福一方的重任,把村镇银行发展工作做好的同时,更要把一方百姓的生活冷暖时刻放在心坎上,坚定不移做广大农民朋友创业致富的坚强后盾。据悉,自邓学花入职沪农商村镇银行以来,9年多的工作时间里,她先后4次被上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近年来,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在董事长邓学花的带领下,广大干部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奋进,不断加大普惠金融力度,高品质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围绕“知农扶农”精耕细作,围绕“兴农惠农”劳作不息,与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匠心独具的“沪农商”特色发展道路。面向未来更高发展目标,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将更加满怀信心、乘风破浪、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