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2年3月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两会特刊 赋能农村金融  推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孔发龙: 建议设立中国乡村振兴银行 两会声音 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服务常态化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赋能农村金融 推进乡村振兴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近年来,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呼声越来越高,各金融机构认真、坚决地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精神,主动积极地做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国有大行服务重心下沉乡村,用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践行乡村振兴行动。农信系统坚守服务三农初心,深耕县域经济,加强自身改革,优化金融服务,让利于农,引金融“活水”至田间地头,担起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使命。村镇银行差异化发展,发挥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路上,银行、保险、期货、农担等金融机构积极联动,推出了“保险+期货”“保险+银行”“保险+期货+银行”“农担+银行”等不同合作模式,开拓了“活体抵押贷”“农担无忧贷”“信用贷”等一大批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产品,有效地缓解了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金融“活水”成为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助推器。

金融深度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任重道远,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本身也有待进一步健全。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相对不足、资源外流、整体合力不强等问题明显,优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化、融合建设。目前,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在乡村争抢农村优质信贷资源现象时有发生,适度竞争将有助于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不良竞争不但会造成金融资源浪费,而且使许多需要信贷支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不到资金支持。全国人大代表孔发龙提出的从成本最小、见效最快、功能最显的角度出发,在整合全国农合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乡村振兴银行是一条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加强县域银行体系融合建设是统筹协调农村金融、促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之途。银行、担保、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的功能融合也是农村金融体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金融机构融合机制,通过优势互补,功能叠加,形成多维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提高效能。

营造农村金融良好发展环境。农信系统承担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任务,许多设立在边远、偏僻乡镇的农信机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为履行社会责任,农信机构坚守使命,许多农信人为农村金融事业献青春、献子孙,事迹感人。各级部门在要求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需帮助深耕农村金融的农信机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高试错容忍度,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将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优惠政策向其倾斜,落实财税奖补政策和风险分担机制,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机制;对履行社会责任而产生亏损的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或补贴。各级政府要帮助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信息共享场景,为做好贷款风险防控提供帮助。司法机构要支持、助力农村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清收处置不良资产,惩戒失信,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生态环境。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建设。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农商银行、村镇银行人力成本高,金融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在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题。农村金融机构应从降成本、提效率、加强内部建设入手,加大改革力度,要勇于创新、开拓,把炼强自己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通过挂职、交流等手段向浙江、江苏等先进的农村金融机构取经,借鉴国有银行的成功管理经验为我所用;要学会借力、合作、融合,对自己暂时没有的能力或资源,可开展系统内合作或与安全、信用度高的机构合作,借技、借智为我所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采取尝试和外部运营机构合作等形式,积极探索解决因现有机制、体制原因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农信机构改革积累经验。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农村金融机构要在人才引入、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在提高队伍专业技能的同时,全方位开拓、提升队伍能力,使自己成为融资融智型集体,能为客户提供产业规划、财务管理咨询等服务,从而形成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要实现金融更好赋能乡村振兴,除自我提升、多方支持、政策倾斜外,农村金融机构还需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回归本源,深耕县域,将县域获得的金融资源用于支农、支小工作,延伸服务链,努力探索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