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关键是优质,主要体现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上,而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那么,如何做好绿色发展、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发力方向?作为“姓农兴农”的贵州凤冈农商银行,要把握好机遇与挑战,在绿色发展的赛道上扮演好与“农”并行的角色。
向新而行,向实发力
(一)完善内部政策,在“谋”上下足功夫。凤冈农商银行制定了《贵州凤冈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信贷管理办法》,明确董事会负责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经营层在董事会授权下,根据董事会的决定,制定绿色信贷目标任务、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每年度向董事会报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业务部门组织、协调、开展绿色信贷各项工作;营业机构具体落实绿色信贷各项目标、政策等责任,并对绿色信贷政策进行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
(二)做实创新服务,在“抓”上彰显力度。凤冈农商银行通过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手,由县农业农村局、凤冈农商银行、保险公司、客户等四方共同推进,相继推出了“牛链贷”“稳外贷”“茶链贷”“蚕桑贷”等信贷产品,积极为符合绿色金融贷款条件的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并在贷款利率定价上予以一定的倾斜,切实降低绿色金融领域贷款融资成本,为凤冈县的茶叶、肉牛、蚕桑、烤烟等农业优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三)用足贷款政策,在“做”上务求实效。凤冈农商银行充分利用再贷款、“两直达”、创业贴息贷款等政策,加大对绿色贷款的利率优惠力度,让绿色经营主体真正降低融资成本;同时,积极对绿色金融领域借款主体落实延期还本和信用贷款投放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有效助力经营主体持续健康经营。截至2024年12月末,凤冈农商银行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贷款余额9743.88万元,绿色金融领域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8%,较全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1.54个百分点。
向新而行,厚植绿色
(一)守正创新。凤冈农商银行要积极推动多方联动,搭建“银政、银保、银园、银投”“四位一体”合作平台,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信贷”“期权+信贷”“投贷保联动”等产品和服务,着力解决科技企业轻资产缺少抵押物、初创期融资难、科技成果变现难等问题。
(二)因地制宜。围绕县域特色高效农业、林下经济、绿色旅游、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凤冈农商银行须构建普适性与个性化并重的绿色普惠信贷产品体系,创新个性化绿色普惠金融产品,精准满足客户需求。
(三)循序渐进。凤冈农商银行要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相融合,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有计划、分步骤推进,通过科学核算成本和效益,牢牢把控各类风险,确保工作实施安全、有效、可持续;同时,通过打造绿色普惠信用村,逐步实现绿色普惠信用工程建设县域全覆盖。
(作者单位:贵州凤冈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