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是持续做好“问需于民 送贷上门”的过程,也是考验地方农商银行经营水平与服务能力的过程,唯有坚持经营本质,坚持走做小做散道路,勇于自我革新,才能做大农村金融市场,才能真正把农信的根扎得更深、更牢,才能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
作为山西临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山西临县农商银行将重点围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板块和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板块进行重点扶持,积极内求通过内部转型与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外拓,持续做好“问需于民 送贷上门”主题活动,以普惠力量为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注入金融“活水”,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均收入。
向内求:深化金融改革、降本增效,实现增效益争一流
一是“四大转型”,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信贷转型。临县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多优势,开启以信贷转型为核心的经营管理转型,按照“总行服务基层,后台保障前台,营销作业分离”经营架构,建设“总行—事业部—网点”三大运营板块,开启信贷工厂管理新模式,为以旧换新提供坚实平台。
思想转型。临县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路线,将“吕梁精神”“背包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人争当“吕梁英雄”“争一流”成为主流思想,为换新提供思想保障。
绩效转型。临县农商银行按照“低成本高计价”“高收益高计价”原则,科学合理调整计价薪酬,按件计价上不封顶,多劳多得;在全员中树立“钱是挣出来的,不是发出来的”理念,真正做到让员工满意、让客户满意。
管理转型。临县农商银行实行末位淘汰制与限时办结制,通过过程督导与管控,形成全行员工赶超比拼,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氛围。
二是“三项保障”提振高质量发展动力。
机制保障。临县农商银行出台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的“临居贷”“惠农贷”“惠民贷”“工薪贷”“小微快贷”“存量提额贷”“他行引流贷”等产品,为县域居民住房家装、家电换新、汽车消费、餐饮文旅等提供金融“活水”,按行业做到“一户一策”,简化手续,增加额度,做大规模。
人员保障。临县农商银行严控机关人数占总员工人数不超16%,选派机关人员成立“百人农商快办服务队”,为队员统一购进印有“农商快办 美好相伴”的电动车、头盔、冲锋衣,客户经理手里有客户“电子网格”地图,利用大数据,丰富客户信息,为客户精准“画像”;脚下有电动车,上山下田、进村入户,驰骋在街头巷尾、农村阡陌,真正把贷款送到农户手中,让符合条件的百姓“贷款如存款一样方便”。
激励保障。临县农商银行实行中层干部年薪制,最高薪酬30万元,普通员工计价制,每周上榜“龙虎榜”,每旬评选“营销标兵”,每月表彰奖励,每季评选“机构先锋”,让真正承担责任的干部拿高工资,让真正干事创利的人拿高薪酬。
向外求:持续问需于民、送贷上门,扎根吕梁山赢赞誉
在助力小微企业上,临县农商银行不断加强与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对接力度,对照市县“985”重点产业小微企业名单,开展整村授信,为沿黄经济带小微企业授信127户、8.45亿元。临县农商银行领导班子成员亲自挂帅,积极开展“百行进万企、高管结对帮扶、重点企业走访、存量客户回访、百场万户”五大专项活动,通过强存量、强增量,向资产要效益,按照不同企业,细化产业、品类,缩减放贷手续和时间,实现“银企”互利共赢;持续加大对香菇种植、蜜枣购销、粽子加工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开辟出调查、审查、审批“绿色通道”,缩短放贷链条,推动乡村实体经济茁壮成长。临县农商银行针对青塘村规模大的粽子加工厂和规模小的家庭作坊,出台“粽香小微贷”“临商贷”“惠农贷”“电商贷”系列信贷产品,综合评估生产经营状况,精准提供授信额度和利率;通过“农商银行+村党支部+加工厂+农户+电商”模式,集中联合开展整村授信会,根据农户自身需求选择最普惠的融资方式,及时提供购销贷款资金。临县农商银行依托整村授信,持续开展“问需于民 送贷上门”主题活动,发放安业乡青塘村粽子产业链贷款110户、金额1500万元,助力春耕备耕,助力150多家粽子家庭作坊实现产值从百万到过亿的蜕变。
在助力个体户上,临县农商银行实行“网格化”整村授信,城区网点对包联的市场、社区、商超、街道,实行扫街式集中营销,联动村委会、物业、市场管理方、街道办事处,形成党建共建共联,开展整村授信,讲解消保、反诈等金融知识,办理社保卡、保险等“一揽子”金融业务。同时,临县农商银行辖内乡镇网点联动村“两委”,集中几个村落,通过文艺汇演、问答送礼等方式开展整村授信,丰富整村授信活动。临县农商银行积极支持沿黄公路经济带发展,加强文旅产业贷款投放力度,推出让利“以旧换新”的“消费贷”,主动探索“银发经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专业化、创新化、个性化金融服务。如围绕汽车消费、旧城改造、家居装修、家电换新等消费领域,降低“临居贷”“惠商贷”“换新贷”产品利率,政府补贴同时利率按9.5折回馈客户,客户在“晋享生活”APP五分钟提交贷款申请,作业经理最快两小时放款,让消费无忧。
总结亮点:一是高效沟通,迅速拿到政策“白名单”,开通“绿色通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二是人员优势,客户经理以多人、多侧面、多角度的方式围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全方位的立体调查,摸清其行业类别、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市场风险、发展前景等。三是优质服务,结合小微企业信贷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推出“晋享贷”“惠商贷”“小微快贷”等信贷产品,通过分析小微企业客户的生产经营特点,从完善服务方式入手,按照企业涉及行业、经营规模、贷款余额进行细分,逐户建立台账,建立小微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实行限时办结机制。
共筑梦:深化乡村振兴、巩固脱贫,农民增收入同致富
在金融精准扶贫之前,临县是全国重点贫困县,自2019年起临县农商银行累计投入18.8亿元扶贫贷款资金,助力全县20余万贫困户脱贫。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以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成为临县农商银行重要政治工作。在贷款投放上运用存量提额贷,创业人员返乡贷等产品,助力村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在面上,由各网点负责,逐村通过刷标语、发放宣传单、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宣传;在点上,由各行政村“两委”、网格员负责,按网格逐户“点对点”宣传,确保帮扶脱贫户“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精准投放到位。各支行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加强对脱贫户的产业指导,使脱贫户围绕本地的优势特色产业使用小额信贷,以小成本享受到当地成熟技术支持、销售渠道、规模优势。
三是风险把控到位。实行网格责任制,网点网格员按格监管,严格掌控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准确掌握贷款资金流向,及时提示预警、合力分析研判;持续整治贷款中介行为、员工吃拿卡要行为,严防道德风险;发挥条线监督“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纪检监督“最后一道防线”作用,严管厚爱、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
我认为,争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整村授信,只有扑下身子,不断“问需于民 送贷上门”才能做好农村金融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作者系山西临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