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3月1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综合 青春在沙枣花盛开的地方绽放 ——记塔城农商银行齐巴尔吉迭支行行长阿曼交利·海依拉提 尧都农商银行 精准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陵川县农信联社 取得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 泗阳农商银行 奏响审计工作“三部曲” 张北农商银行 创新“银企村”联动模式 巾帼不让须眉的“点钞王” 18年工龄的“话痨”柜员 乐安农商银行 开展同业交流座谈会 万安农商银行 推进作风建设落细落地 江油农商银行营业部 举办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北仑农商银行霞浦支行 开展“周末生活帮”公益活动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在沙枣花盛开的地方绽放 ——记塔城农商银行齐巴尔吉迭支行行长阿曼交利·海依拉提

□ 作者 刘昶 吴国勋

为阿曼交利·海依拉提(右)帮助牧民制作马鞍。 库力下尔·哈尔勒拜 摄

“我就是一颗螺丝钉,组织将我安排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是一位“80后”农金工作者真实的内心独白。在11年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用点点滴滴默默地践行着那份初心,全心全意服务农牧民群众,倾心竭力助推“三农”发展。在担任支行负责人期间,他强忍疾病带来的痛苦,始终坚守工作一线,累计清收不良贷款1100余万元,让切特吉也克村从“老赖村”蜕变为“信用村”。他曾荣获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得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就是塔城农商银行齐巴尔吉迭支行行长——阿曼交利·海依拉提。

服务“三农”的“贴心人”

每年夏季,塔城市东行40公里外的库鲁斯台草原上都会开满山花,牛羊在花海间悠闲地吃着草。对于1988年出生,今年37岁的哈萨克族小伙阿曼交利·海依拉提而言,这是他看了多年仍没厌倦的风景。

作为塔城市10个乡(镇)场千余户牧民集中定居的社区,齐巴尔吉迭社区位于库鲁斯台草原腹地,“齐巴尔吉迭”哈萨克语意为“沙枣花盛开的地方”,实际上这里夏天蚊虫猖獗、冬天风雪肆虐,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绝对不是田园牧歌般的体验。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阿曼交利·海依拉提以实干赢得口碑,找到了诗和远方,让青春在沙枣花盛开的地方绽放。

为弥补农业知识不足,他仔细研读“三农”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在报纸或书刊上见到相关文章他就收藏起来,在文件中看到相关思想他就摘抄下来,在讲话中听到相关观点他就记录下来。在多年田间地头的“奔跑”中,他已摇身变为农牧民心中的“专家”“顾问”,被齐巴尔吉迭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人”。

谈起贷款支农的案例,他如数家珍。解牧民赛依热克汗·沙帕尔别克的燃眉之急,便是其中之一。

“农商银行是来送财的。”赛依热克汗·沙帕尔别克回忆道。2023年12月,他因手头缺乏资金,没有备足草料,眼看牛羊无法安全过冬,愁得他成宿都睡不着觉。

就在他准备低价处理牲畜时,阿曼交利·海依拉提了解情况后及时制止了他,并告诉他可以在农商银行申请养殖生产经营贷款。

为帮赛依热克汗·沙帕尔别克渡过难关,阿曼交利·海依拉提和同事驱车到距离齐巴尔吉迭社区200公里开外的南山牧场了解他家的生产经营情况,很快就为他发放了40万元的养殖贷款,还建议他随时关注市场行情,分批出售牛羊。

感动“老赖”的“刘玄德”

2022年,经过公开竞聘,阿曼交利·海依拉提任齐巴尔吉迭支行行长,上任之初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清收当地出名的“老赖村”——切特吉也克村近千万元的不良贷款。他逐户上门了解情况,很快就把涉及不良贷款的农户挨个走了个遍。

阿曼交利·海依拉提的同事都知道,对于不良贷款,他的眼里揉不进沙子。有一笔不良贷款,阿曼交利·海依拉提在3个月内先后17次上门催收,最后连“老赖”都被感动了。

阿曼交利·海依拉提清楚地记得,切特吉也克村的石某的一笔14万元贷款形成不良已经多年了,前几年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催收石某都躲着不见,在大家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当“老赖”。

但阿曼交利·海依拉提却给大家打气:“石某不愿见,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是个爱面子、倔强的小伙子。我们多去几次,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刘玄德还三顾茅庐,才把诸葛亮请出山的。”

随后,阿曼交利·海依拉提带着客户经理一趟又一趟地去石某家蹲守,不厌其烦地给石某的家人做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22年秋天,石某真给齐巴尔吉迭支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礼物”,他提着一袋子现金连本带利还清了全部贷款,并解释这几年因收成不好没能按时归还贷款,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见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

为帮助石某重拾信心,阿曼交利·海依拉提当即承诺,只要他踏实肯干,农商银行不会断贷的。石某感激地说:“阿曼行长,你让我看到了希望!”

为持续优化农村信用环境,阿曼交利·海依拉提还大力推进“党建引领+整村授信”工作,全面开展信用户、信用村评级授信,使获评信用村、信用户的优先享受到了农商银行“两免一优”(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的信贷产品。

通过“党建引领+整村授信”工作,“守信”“争星”成了切特吉也克村村民的自觉行动。短短两年时间,该村从“老赖村”蜕变为“信用村”。

普惠金融的“践行者”

齐巴尔吉迭社区2100户、12000名村民中90%以上为哈萨克族,多以游牧为主,分散在库鲁斯台草原和南山牧场不同的山坳中,最远的一户牧民距离社区有300多公里,牧民金融知识相对匮乏,普惠金融覆盖面相对较低。

为在最短时间内掌握2100户村民的详细情况,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把金融服务送到“最远一家人”,阿曼交利·海依拉提时常和同事放弃节假日,一大早带着馕,驱车往山里走,饿了就啃一口馕,渴了就在牧民家喝口茶,用半年时间进行挨家挨户走访,向农牧民宣讲党的惠农惠民政策,普及金融知识,听取民情民意。有时牧民不在家,他就去牧场找,边帮干农活边聊天;有的牧民汉语不熟练,他就发挥语言优势,和他们拉家常。一路上看见哪家在田里忙,他就上去搭把手;瞅见哪位老人行动不便,他便卷起袖子帮着打扫院子……

上任半年,他把辖区的农户逐一走访了一遍,他在工作笔记中写到:“在齐巴尔吉迭工作不到一年时间,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增加了20多万公里。”

为提高农牧民贷款获得率,齐巴尔吉迭支行向他们宣讲整村授信政策,采取评级授信方式,成立授信工作小组,跋山涉水,坚持不落一村、不漏一户,完成对辖区2000余户农户的评级授信,累计授信1.1亿元。

在这里,大自然负责展现神奇与壮丽,阿曼交利·海依拉提和同事负责书写执着与坚守。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