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3月2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综合 灵山县农信联社 “警银”联动 慧眼识“诈” 贵定农商银行 成功阻止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平顺农商银行 打造金融知识普及“主战场” 洪洞农商银行 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 鄱阳农商银行以“花式”营销为抓手 推动社保卡业务显成效 图片新闻 吴兴农商银行加强党建引领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支农路上“当愚公” ——昭苏农商银行夏特支行行长奴尔卡兰·克孜尔侧记 柏乡农商银行 送金融安全知识进校园 西乡农商银行 获“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莲花农商银行 将便民服务送到村民身边 平乐农合行 党建联建 深化合作 泰兴农商银行 联合举办征信知识宣传活动 淮南淮河农商银行 员工及时救火显担当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农路上“当愚公” ——昭苏农商银行夏特支行行长奴尔卡兰·克孜尔侧记

□ 作者 朱文杰

图为奴尔卡兰·克孜尔(左一)农忙时节为农户送午饭。 阿·巴路 摄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有一个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三面环山的小县城——昭苏县,走到这里就再也没有前行之路了,所以当地百姓都说这里是路的尽头。在这个小县城里有一位工作了30年的金融工作者,30年间,他坚持通过发放个人贷款帮助乡亲脱贫致富,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为农牧民移走面前的“贫困大山”。他就是老乡交口称赞的昭苏农商银行夏特支行行长奴尔卡兰·克孜尔。

临危受命 誓将铁杵磨成针

1995年初,奴尔卡兰·克孜尔被分配到了原昭苏县农信社察汗乌苏信用社,因工作成绩突出,2000年被任命为察汗乌苏信用社主任。在这之前,乌苏信用社“老、旧、差”的印象已深植当地农牧民心中。

面对无存款、无贷款的艰难处境,奴尔卡兰·克孜尔每天早出晚归,给村干部和农牧民宣传农村信用社,逐步改善了察汗乌苏信用社的颓景。2001年初,信用社存款余额从2000年的163万元提升至383万元,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远未达到奴尔卡兰·克孜尔心中的目标。

2002年初,为提升农牧区信用环境,昭苏县开始推进“信用工程”建设,这让奴尔卡兰·克孜尔看到了从根本上重振信用社进而解决广大农牧民贷款难题的曙光。在与乡镇积极对接的基础上,他组织所有同事开始逐村逐户上门核对建档信息,补充完善客户资料,为农牧民评定信用等级。

2002年2月,正值昭苏最冷的时候,气温最低接近零下30摄氏度,但他没有退缩,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一户一户认真走访。巴尔格勒津村是察汗乌苏乡山脚下的一个牧业村,当时的居民有300多户1000多人,距离信用社有17公里。奴尔卡兰·克孜尔准备去这个村的头一天晚上,一场大雪将山路覆盖,山脚下的雪有一米多深,摩托车无法进入。为做到“信用工程”一户不漏,他协调乡政府调来马匹,骑马踏雪进了大山。

就这样,靠着将铁杵磨成针的韧劲,他慢慢和察汗乌苏乡的乡里乡亲打成了一片,不仅走进农牧民家中,也走进了他们的心里。在他2003年调离察汗乌苏信用社时,存款余额已经达到了1000万元,为支持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致富山乡 不达目的不罢休

2014年,奴尔卡兰·克孜尔调到了喀夏加尔信用社担任主任,在一次入户走访中,他结识了喀夏加尔镇的牧民叶尔江·奴尔木汗。

叶尔江·奴尔木汗是个有远大理想的小伙儿,他有一次对奴尔卡兰·克孜尔说:“我从小放牧,守着自家草场,周边的每一座山都爬过,却始终走不出这昭苏县。”奴尔卡兰·克孜尔听出了他的抱负,在随后的走访中屡次鼓励他创业发展。

当时喀夏加尔镇商店很少,当地居民购买生活用品十分不便,他便劝说叶尔江·奴尔木汗开个小商店,而叶尔江·奴尔木汗担心经营不善一直未同意。但架不住奴尔卡兰·克孜尔多次做思想工作,叶尔江·奴尔木汗终于在喀夏加尔信用社申请到贷款,将商店开了起来。

商店开业后,正如奴尔卡兰·克孜尔所料,生意特别红火,叶尔江·奴尔木汗很快归还了贷款,也为后续发展储备了启动资金。在随后的创业路上,正是有了奴尔卡兰·克孜尔的出谋划策和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叶尔江·奴尔木汗的生意越做越大,开超市、开餐厅、经营农家乐。叶尔江·奴尔木汗感慨地说:“没有奴主任就没有我的今天,是他为我铲平了挡在前面的‘大山’,帮我走出了昭苏县。”

家住萨尔阔布镇库勒布拉克村的叶生江·马哈达,前半生充满坎坷,两岁时发烧引发小儿麻痹,双腿失去知觉,妻子又患有疾病,他家因此成了村里的重点帮扶贫困户。看着家里摇摇欲坠的两间土坯房,叶生江·马哈达也一天天消沉了下去。

这种状况持续到了2017年,时任喀夏加尔信用社主任兼萨尔阔布信用社主任的奴尔卡兰·克孜尔,在得知叶生江·马哈达的情况后,把他列为自己的重点帮扶对象,决心让他摘掉贫困的“帽子”。

要脱贫就得有启动资金,奴尔卡兰·克孜尔帮助叶生江·马哈达从信用社申请了1.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让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如何让叶生江·马哈达重拾信心、找到脱贫出路成了又一个更大的难题。奴尔卡兰·克孜尔因此变成了这个家庭的“编外成员”,一有空就到家里来,一边给叶生江·马哈达做工作,一边和他商量挣钱的办法。

奴尔卡兰·克孜尔发现,经常走山路的老乡鞋子容易坏,而村里还没有补鞋修鞋的地方。说干就干,2017年3月,奴尔卡兰·克孜尔帮叶生江·马哈达用贷款买来补鞋的机器和工具,剩下的钱又买回两头小牛,让叶生江·马哈达一家看到了过红火日子的曙光。

这种像对待自己亲兄弟般的帮助连续多年不曾中断,2024年6月,叶生江·马哈达一家迎来了乔迁之喜,当年的土坯房已变成了4间砖瓦房,两头牛成了五头。聊起奴尔卡兰·克孜尔对自己的帮助,叶生江·马哈达说:“我当时觉得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奴主任就一直鼓励我,他认定我们家能过上好日子,一直坚持帮我们,从没有放弃。”

从2014年到2024年,奴尔卡兰·克孜尔先后在喀夏加尔信用社、夏特信用社任职,10年间累计为辖区农牧民提供信贷资金支持15.19亿元,帮助3.19万户农牧民走上了致富路。

这就是奴尔卡兰·克孜尔,一位在平凡岗位上书写温暖故事、在百姓口碑中收获人生亮色的新疆农信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