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7月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 金融联结山海“共富路” 服务铸就核心竞争力 ——江南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 科创债:让银行从“配角”到“主角” 图片新闻 赋能经济 惠民利企 ——《2024年湖南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运河潮涌千帆竞 融通润企百业兴 ——沧州农商银行“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工作纪实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强农的“江苏实践”系列报道

服务铸就核心竞争力 ——江南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

□ 作者 本报采访组 徐道红 李道海 张振京

在江苏省常州市这片经济沃土之上,江南农商银行以服务为“锚”,深耕金融创新的实践沃土,将无形的服务转化为最独特的金融产品。该行通过供应链金融、非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三大维度,构建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以链为脉,激活产业生态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农机)的产品涵盖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拥有100多家上游零配件供应商及800多家下游经销商。江南农商银行依托“融E链”模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目前已准入产业链上的企业79家,覆盖常州、苏州、无锡等多个地区,实现新增用信客户24户,贷款金额达2.15亿元。

该行摒弃传统的核心企业概念,将核心企业指标下沉,以产业链条的完整、清晰、固定性要素来评定核心企业;通过网格化上门走访核心企业,依托核心企业长期积累的供应商或下游客户的人品、运营能力、市场份额等“小数据”,开展入链企业初选,融合税务、开票、行业流水等多维数据,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精准“画像”;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制订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

近三年来,江南农商银行供应链金融已涉及汽车零配件、新能源、医疗生物制药等众多产业。截至今年5月末,该行通过“融E链”共认定核心企业超5000家,链属准入企业超9万家,实现链上企业新增用信8460家,用信余额达230余亿元。

赋能场景,构建生态范式

常州市龙湖香醍漫步支行作为江南农商银行首家“社区银行”样板,突破传统网点定位,探索“金融管家”服务模式,承接快递代收、洗车养护、宠物照看、书画教学等高频生活服务。截至目前,该服务模式已经覆盖20个社区,服务1.3万户居民。2024年,该支行非金融业务带动存款增长27%。

江南农商银行出资开发的“智慧食堂”系统,独家承接食堂商户账户开立与政府补贴发放,为135家社区食堂提供养老助餐场景服务,使用人脸识别系统、支付结算服务,为机关、企业等单位提供数字化就餐服务,年沉淀对公活期存款5亿至6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资金留存双赢;“智慧医保”覆盖常州41家医疗机构,签约用户超23万户(占全市90%),实现门诊缴费免排队;“智慧停车”突破常规,将ETC信用卡申请年龄上限延至70岁,推进无感支付全覆盖。

打破传统桎梏

构建多层次产品矩阵

近年来,江南农商银行依托常州大数据局的相关数据,通过网格化走访与采集新型农业主体信息,协同人民银行常州市分行完善“常农分”信用体系建设,用“数据+产品创新+服务+政银合作”,更好地服务主责主业。截至5月末,该行“三权抵押”贷款余额24.69亿元,其中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余额24.25亿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3300万元;额度高、利率优、期限长、担保灵活的“四好农路贷”用信169户、用信金额10.27亿元;专项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江南富村贷”用信1540万元;支持粮食储存、加工等环节的“常粮贷”余额1000万元;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的“青虾贷”用信93户、金额3100万元。除此之外,江南农商银行还与江苏农担公司联合创新推广“丰穗贷”“惠农贷”“新农菁英贷”等多个助农金融产品,全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732.53亿元,惠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3万家。

江南农商银行在推进以核心企业为圆心,以链属企业为基点,构建“1+N”融E链模式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同时,聚焦关键领域,与常州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人社局等关键部门签约合作,联合人社局推出“苏岗贷”保就业;联合应急管理局推出“企安贷”稳生产;联合市场监管局推出“智改数转贷”促升级。为更好地服务新市民,该行创新推出“阳光新市民贷”,截至目前,贷款余额9.56亿元。除此之外,该行还与常州市总工会、常州市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开发“巾帼贷”“富民创业贷”“工会创业贷”“妇女创业贷”等产品,以更好地服务不同领域的客户群体。今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贷款2705笔、金额7.45亿元。

在银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利差收窄的背景下,江南农商银行通过深度嵌入产业肌理,精准触达民生痛点;通过创新组织机制与服务模式,让金融服务如活水般,精准灌溉实体经济的每一寸沃土,将无形的服务锻造成最坚固的竞争壁垒,生动诠释了“金融为民”、服务实体的本源价值,为区域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江南路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