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7月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要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 金融联结山海“共富路” 服务铸就核心竞争力 ——江南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 科创债:让银行从“配角”到“主角” 图片新闻 赋能经济 惠民利企 ——《2024年湖南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运河潮涌千帆竞 融通润企百业兴 ——沧州农商银行“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工作纪实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 金融联结山海“共富路”

□ 作者 王哲绩 张静 李琳 谢宇韬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以下简称:浙江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要求,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将资源配置向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倾斜,以精准滴灌的金融“活水”激活山海资源,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竹丝里的“蝶变”

在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青石巷的深处,有一座白墙黛瓦的院落,传出阵阵“咔嗒咔嗒”的竹编声,这里是竹韵工坊,一个非遗手工艺传承地。然而两年前,这座院落却笼罩在阴云之下,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工坊却因资金短缺而濒临停产。

转机始于一个春日的午后。黄岩农商银行的“共富专员”在走访“扩中”家庭时,偶然推开竹韵工坊的木门,发现工坊仓库积压了价值80万元的竹丝灯罩半成品,因缺乏包装资金无法发货。“这些本该闪闪发光的作品,不应该困在这里。”该行“共富专员”对工坊负责人王天勋说道。两天后,150万元“共富稳业贷”以纯信用的方式注入了工坊账户——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只有对非遗传承的信任与期待。王天勋心怀感激,火速用这笔资金购入了智能劈竹机和真空覆膜包装线,竹丝预处理工序从20人协作缩减为3台机器8小时完成,次品率大幅下降,产能提升数十倍。如今,“黄岩竹韵”品牌竹编收纳盒已成功进驻上海浦东机场免税店,单价从200元跃升至880元,竹韵工坊的规模也从12人扩展到87人,其中43人为返乡青年。他们不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更习得了非遗技艺与现代管理知识。

竹韵工坊的蝶变只是黄岩农商银行助力“扩中”共富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行已为217家共富工坊授信4.3亿元。这些工坊如繁星般散落乡野,成为传承文化、驱动就业、促进共富的“新引擎”。

杨梅山上的“银龙”

盛夏的仙居杨梅山上,索道如银龙穿梭林间,冷库锁鲜设备持续运转、智能灌溉系统水雾缭绕,省级优秀农创客朱婷的300亩杨梅基地已蜕变为现代化果园。

朱婷的故事始于一次“逆行”。两年前,她从杭州辞职,回到家乡仙居接管父母的杨梅基地。彼时这片土地还深陷传统农作模式的泥沼——批发商压价、包装落后、销路堵塞,连年亏损让朱婷一家愁眉不展。“必须建冷库、铺索道、做品牌!”深夜台灯下,朱婷反复修改创业计划书,但融资难题始终如“悬在枝头的梅子”,看得见却够不着。

这时,仙居农商银行的“浙里担·青农贷”公益项目犹如一道曙光,成为破局的关键。通过省农担公司提供的零费率担保,该行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前后为朱婷放款120万元,彻底解决了她的资金难题。

资金到位后,朱婷的杨梅山开启了“加速度”蜕变。杨梅基地从300亩扩张到500亩,东魁杨梅树从1500棵增加到3000余棵,硬件上从仅有的2间管理房发展到6条运输索道、3个冷库,并全面配齐全自动灌溉设备、太阳能灭蝇设备,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6公里景观游步道——青石板路蜿蜒穿行于梅林间,游客可在此体验采摘、观赏智能灌溉系统喷出的水雾彩虹。索道运输让效率提升5倍,冷库将杨梅保鲜期延长至15天,景观步道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杨梅生长日记”。

这场由金融催生的产业升级,释放出强大的共富动能。朱婷合作社的杨梅单价从每斤8元涨至20元,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增收。

蟹塘里的“产业网”

晨光洒在三门县蛇蟠乡的青蟹养殖塘,水面泛起点点金光。养殖户应小龙划着竹筏穿梭其中,熟练地将挥舞着双螯、“张牙舞爪”的青蟹收入网兜。如今,他不仅打理着自家的养殖塘,还收购了周边养殖户的青蟹,通过电商平台将青蟹产品销往天南海北,成了带动乡亲致富的“领头雁”。

三门县坐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素有“中国小海鲜之乡”的美誉。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三门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富之路,而“三门青蟹”,就是这条路上最闪亮的“金字招牌”。然而,想要养好青蟹,可不是件容易事儿。一口20亩的养殖塘,每天仅鱼虾饵料投喂就需要300余元,再加上人工、设备等成本,每月开支巨大,若遇上台风天或病虫害,整塘心血可能顷刻间“泡汤”。

从事青蟹养殖多年来,应小龙也曾多次面临资金瓶颈。“那时候半夜蹲在塘边,听着青蟹窸窸窣窣扒拉围网的声音,就像在挠我的心。”他回忆道。幸运的是,三门银座村镇银行为其定制了授信方案,将他的授信金额从10万元提升至35万元,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帮助他成功扩大了养殖规模,切实解决了后顾之忧。

金融“活水”催生的不仅是个人财富。如今,三门县已形成青蟹育苗及养殖、物流运输、电商运营的全产业链。三门银座村镇银行围绕养殖户需求,创新“富渔贷”“冷链贷”等产品,累计为3216户养殖户授信6.72亿元,真正成为当地发展青蟹养殖全产业链的“金融后盾”。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中,金融力量正以“润物无声”的姿态融入千村万企。浙江金融监管局始终锚定“缩小三大差距”目标,推动金融政策与财政、产业、生态政策协同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共建金融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新生态,奋力书写区域共富新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