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8月1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专题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聚焦重点领域 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 积分赋能信用变现 金融“活水”浇灌新市民创业梦 ——温岭联合村镇银行创新模式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深耕普惠金融 共建和美家园 ——昆明官渡农合行助力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韶关农商银行 创新服务模式 赋能地方经济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分赋能信用变现 金融“活水”浇灌新市民创业梦 ——温岭联合村镇银行创新模式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 作者 徐广昊

在浙江省温岭市这片充满活力的创业热土上,67.62万外来新市民贡献了46%的常住人口力量。面对他们融资难、担保难的发展痛点,温岭联合村镇银行创新推出“积分赋能+精准服务”金融模式,将信用积分转化为“真金白银”,以金融“活水”浇灌新市民创业梦想,让“他乡人”变成“新温岭人”,为当地共同富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信用“积分”变“真金”:无担保贷款破解融资困境

“积分能当‘信用钱’,不用担保人也能贷款,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安徽籍鞋厂老板钟迎峰看着手机里30万元信贷资金到账的通知,激动不已地说道。十年前,他怀揣微薄资金来温岭市创业,如今凭借居住多年积累的高信用积分获得了温岭联合村镇银行“新邻·积分贷”授信。这笔贷款既解了其原材料垫款之急,又为他节省了融资成本。

这一创新源于该行与温岭市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的深度合作:将新市民居住年限、社保缴纳、志愿服务等积分数据与授信额度正比例挂钩、与贷款利率反比例挂钩,积分越高、信贷额度越高、利率越低,让“隐形信用”成为可量化的融资资本。截至6月末,该行已服务新市民89806人、贷款余额达4.44亿元,全行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8%以下,实现了“信用变现”与风险可控的双赢。

针对新市民“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该行同步推出“联合e贷”线上产品。通过大数据整合多维度信息,客户扫码后,用时5分钟即可测算额度,随借随还、循环使用。截至6月末,该产品已触达客户12498户,用信余额3137.71万元,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无感授信服务升级。

行业“靶向”滴灌:从出租车司机到鞋业集群的精准服务

破解融资难题后,精准服务产业需求成为关键。“新能源车百公里电费9元,燃油车要70多元,这笔账一算就明白!”泽圆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司机老黄的话,道出了该行“行业分期购”模式中蕴含的民生温度。从事出租车行业20余年的老黄,曾因燃油成本高企陷入盈利困境,又因积蓄不足无力置换新能源车。温岭联合村镇银行与市出租车协会党建联建后,为司机量身定制了最高额度12万元、等额本息还款的“两年分期购”方案,让老黄顺利换上新能源车,每月节省油费超3000元。

在温岭市,2000余名出租车司机运营的700余辆车中多数面临新能源转型资金压力。该行通过与当地行业协会共建置换新车融资平台,已为21位司机发放230余万元贷款,推动新能源车置换“批量落地”。而在鞋业这一温岭新市民聚集的支柱产业,该行同样精准发力:针对泽国、横峰等鞋业重镇推出“无抵押、重流水”的信贷政策,仅该行辖内牧屿支行就有54.71%的新市民贷款投向鞋业,带动大量外来人员就业。

从“一业一策”到“一户一策”,温岭联合村镇银行构建起了覆盖鞋业、电商、机械等多行业的服务网络。数据显示,温岭新市民贷款中电商占比7.99%、批发零售占比6.75%,与该市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形成了“金融服务—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良性循环。

专业团队深耕基层:把金融服务搬进车间摊位

金融服务的落地,离不开基层团队的深度参与。“新市民的需求藏在车间里、摊位上,必须主动沉下去。”这是温岭联合村镇银行小微贷团队的行动指南。2021年起,该行组建20人专职新市民服务团队,进驻该行辖内牧屿支行,深入泽国、大溪等新市民密集区,推行“扫街访企+驻点服务”模式。

“以前办贷款要跑好几趟,现在银行上门用PAD办理,30万元以内的贷款当天就能放款!”城北街道电商商户李某对此赞不绝口。在此基础上,该行又进一步推出“普惠大走访+上门服务+限时办结”机制:该行工作人员深入村社、企业、园区全方位走访,实行“存量客户当天放款,新增客户1~3个工作日办结,30万以内贷款移动PAD放贷占比达100%”的“0123”限时办结制度。此外,该行同步创新“尽职免责”制度——单户10万元以下贷款免于风险赔偿,提升不良容忍度,让客户经理“敢贷、愿贷”。截至6月末,该行辖内仅牧屿支行新市民贷款余额就达1.02亿元,不良率创历史新低。

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该行联合“新居民联谊会”“新民之家”等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每年举办金融知识宣讲覆盖8万余人次;在春节、中秋等节日开展“送温暖”活动,让金融服务既有精度更有温度。

从“他乡客”到“扎根者”:金融赋能绘就共同富裕图景

“积分贷不用担保,‘联合e贷’随借随还,银行就像贴心邻居!”钟迎峰的感慨道出了温岭新市民的心声。从“融资难”到“信用易”,温岭联合村镇银行以“积分赋能+精准服务”模式,让新市民创业梦想落地生根。这一模式背后,是政府、银行与行业的深度协同:温岭市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提供积分数据支持,银行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授信依据,行业协会协助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形成“数据共享—信用变现—产业赋能”的闭环。

“90后”张女士在温岭市打拼十余年,经营的女装店从十几平小铺发展为几百平精品店。去年装修时,因原材料涨价导致预算超支,张女士面临十几万元资金缺口。该行客户经理通过“普惠大走访”机制了解其情况后,依托政府积分系统核实其信用记录,为其定制专属方案:除5万元额度的“8090卡”外,为其补充办理20万元额度的小额贷款卡,有效降低综合利率。目前,张女士服装店月营业额达9万元左右,25万元“备用金”让她在换季备货时更有底气。

截至6月末,该行新市民贷款余额4.44亿元,助力泽国、大溪等区域形成鞋业、机械产业集群。这种“政府+银行+行业”的协同模式,不仅让新市民信用价值“看得见、用得上”,更推动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优化,实现金融服务与社会治理双向赋能。

当积分成为信用的“度量衡”,当金融服务走进车间摊位,浙江温岭联合村镇银行用创新实践证明——精准滴灌的金融“活水”,能让每个奋斗者的梦想扎根生长。从“他乡追梦”到“此心安处”,这家村镇银行正以“小而美”的特色金融服务,书写着温岭市新市民安居乐业、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答卷,为当地共同富裕注入持久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