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8月1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专题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聚焦重点领域 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 积分赋能信用变现 金融“活水”浇灌新市民创业梦 ——温岭联合村镇银行创新模式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深耕普惠金融 共建和美家园 ——昆明官渡农合行助力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韶关农商银行 创新服务模式 赋能地方经济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韶关农商银行 创新服务模式 赋能地方经济

□ 作者 廖淑君

该行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其经营情况及金融服务需求

为积极助力韶关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有效破解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及基层发展中的融资瓶颈,满足其高质量发展对广覆盖、高效率、精准化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广东韶关农商银行立足地方实际,聚焦服务“共性客群”的专业化与精准化,创新推出“三整授信”服务模式,并同步建立“金融顾问服务日”工作机制。此举旨在系统性解决传统金融服务中存在的覆盖范围有限、审批效率不高、客户对接不精准等痛点,着力构建广覆盖、多层次、高效率、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韶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服务模式与长效机制

该行创新推出“三整授信”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强化与关键主体联动、嵌入场景化营销及实施全流程跟踪管理,实现高效资源整合与批量授信落地;做实“整会授信”,以商协会为核心枢纽,通过制定专项激励政策、深化活动合作及建立全流程跟踪机制,为会员企业提供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依托“整圈授信”,为乡镇、城区、综合体等不同类型商圈定制差异化方案,通过样板打造、公私业务联动等方式,通过“农商邻里一家亲”品牌活动推广贷款、收单等产品,全面提升商圈商户服务质效;做好整村授信,依托村社组织,通过精准梳理村民清单、发挥村干部协同引荐作用、实施“白名单”批量预授信及开展惠民活动,实现对所在区域农村客群的精准覆盖和有效拓展。

该行建立“定人、定时、定点”的常态化金融服务机制,强化与客户的长久、持续、深度对接,提升服务精准度与响应速度,拓宽服务广度,增强客户体验。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凸显

该行创新构建的“三整授信”服务模式和“金融顾问服务日”长效机制,经过扎实落地推进,已取得显著成效。

该行以商协会、商圈、村社为核心枢纽,推动“三整授信”服务模式实现精准批量覆盖。目前该行已服务商圈15个、商协会62家、行政村177个,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区域经济脉络。累计落地贷款达4.22亿元,有效激活了市场主体经营活力,为区域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在“三整授信”服务模式之下,该行配套“金融顾问服务日”长效机制,以“定人、定时、定点”为核心,将专业金融服务送到客户身边。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开展活动66场、覆盖客户超300户,高频次面对面服务显著缩短了服务半径,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与响应速度,有效筑牢客户关系纽带。

该行双模式协同发力,形成服务闭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综合质效。其中,“三整授信”实现了资源集约投放与风险管理提效,“金融顾问服务日”长效机制则通过持续、深度的互动,有效识别和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二者共同构建“广覆盖、深触达、高效率、优体验”的普惠金融服务新生态。

目前,“双轮驱动”的模式已成为韶关农商银行深耕本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强有力抓手,这也是韶关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有力举措。通过系统性覆盖拓展与深度服务触达,该行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商户及农户的融资瓶颈,激活了区域经济发展动能,成为该行创新走出的以创新金融服务破解普惠难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韶关路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