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数字报纸

2025年8月1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3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专题 神木农商银行双轮驱动 构建四位一体金融服务生态 潮州农商银行构建“蓝色金融”服务网络 激活海洋牧场“绿色动能” 玉树农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 提供高效便捷金融服务 阿坝农商银行深化“党建+”模式 创新金融服务 赋能特色产业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坝农商银行深化“党建+”模式 创新金融服务 赋能特色产业

□ 作者 邓功鑫 罗尧 秦天佑 高孝雨

该行客户经理到农户种植基地调研

一直以来,四川阿坝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使命,以党建为笔,以金融为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构建产业链金融生态圈,让更多“幸福花”绽放在雪域高原,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服务“三农”的最前沿。

高原生菜“绿动全国”

2018年,黄正江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辞去公职,投身高山生菜种植。“高原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种出的生菜品质一流,凭什么不能端上大城市的餐桌?”然而,在他创业次年,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冷链物流建设陷入停滞,扩产计划搁浅。关键时刻,阿坝农商银行小金支行启动“绿色通道”,48小时内发放了专项贷款,助力企业建成冷链仓储中心,种植规模从500亩扩至1200亩。如今,黄正江种植的生菜直供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品牌,土地产值从每亩1000元跃升至每亩1万元,带动200户农户年均增收2.5万元。

据介绍,在小金支行,有一支由党员业务骨干组成的“红色服务队”。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量身定制特色产品;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金融夜校”,普及种植技术;搭建“党建+农综站”服务平台,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近三年,小金支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超4.55亿元,惠及3000余农户,为乡村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翻开小金支行的支农账本,一组数字熠熠生辉: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792.74万元,支持12家企业覆盖41个产业项目;发放小额农户信贷3.7亿元,助力4842户农户发展种植养殖、民宿等产业。

助力传统牧区

向现代牧业强县跨越

驱车前往冻卡村,路边“收获金色希望,构筑绿色联盟”的牌匾格外醒目。这里是若尔盖郎木神居峡现代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在地。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法人代表,久一甲见证了合作社从艰难起步到逆势崛起的全过程。

2020年,冻卡村110户牧民以1万亩共有草场为基地,成立合作社养殖藏系绵羊。然而,初建的圈舍因资金不足屡被风雪摧毁。“政府补贴的8万元远远不够,多亏阿坝农商银行雪中送炭,提供了200万元贷款支持。”久一甲回忆道。新建的2500平方米高标准圈舍配备了分群管理系统,将母羊、病羊、健康羊分区饲养,成活率从60%提升至90%以上。

更引人注目的是合作社的“三结合顺势养殖法”:分群饲养提升出栏率、保种选育保障品质、草畜平衡维系生态。“我们不仅要让羊群‘跑得快’,还要让草原‘歇得住’。”久一甲介绍,该合作社严格遵循载畜量标准,采用轮牧制,确保草场休养生息。即便在羊价暴跌、全州半数养羊合作社倒闭的困境下,该合作社仍凭借稳健的经营模式和阿坝农商银行的持续信贷支持坚守阵地。如今,随着市场回暖,小羊羔价格已涨至每只700元,该合作社年收入预计会突破百万元。该合作社的“433分红模式”则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40%用于扩大规模,30%充实村集体经济,30%直接分红给村民。每年春节,合作社还为村中70岁以上老人和外出务工青年发放红包。“钱不多,但这份心意让大伙儿觉得,合作社是大家的‘家’。”村民扎西笑着说。

阿坝农商银行若尔盖支行行长表示,下一步,若尔盖支行将深化“党建+金融”服务模式,推出“绿金贷”“绿易贷”等创新产品,同时联合农畜部门为牧民提供技术培训,助力若尔盖从“传统牧区”向“现代牧业强县”跨越。

信贷“及时雨”

滋养特色养殖业

在松潘另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罗让的牦牛养殖事业同样沐浴着金融政策的阳光。2012年起步时,他仅拥有寥寥十几头牦牛,是阿坝农商行松潘支行发放的小额农贷,点燃了其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随着阿坝农商银行对涉农主体扶持力度的持续加大,贷款额度逐年提升,如同精准灌溉的水源,滋养着罗让的养殖规模稳步扩展。如今,他的牛群已壮大至400余头的可观规模。

规模扩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罗让一家的生活也随之旧貌换新颜。更可贵的是,在阿坝农商银行的长期支持下,罗让在实践中深谙“草畜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真谛。“400多头,这个数量刚刚好。”他有着清晰的生态账本,“再盲目扩大,草场受不了,长远看得不偿失。”这份源于实践智慧的生态自觉,正是高原牧区永续发展的根基。谈及今日的富足安宁与子女顺利就业,罗让满怀感恩:“所有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感谢阿坝农商行松潘支行的大力支持!”朴实话语背后,是金融力量改变个体命运、振兴一方水土的生动缩影。

罗让的故事并非孤例,是阿坝农商银行在川西高原倾力服务“三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万千实践者中的闪光代表。今年以来,阿坝农商银行已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5.24亿元,惠及涉农主体超19200余户。这一庞大数字背后,是十年如一日将根脉深植高原热土、以金融创新精准滴灌地方特色产业的恒心与实践。

据介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最初的几千元到如今最高30万元,阿坝农商银行的产品线始终与高原农牧业发展同频共振,贷款额度、期限、担保方式持续优化,力求贴合高原产业独特的生产周期与风险特征。与此同时,该行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牧场帐篷,将柜台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以高效服务与真挚态度赢得农牧民心。

阿坝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合’,我们通过党支部共建、党员结对,把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条,让农民得实惠、集体增收入、银行优资产。这种‘双向奔赴’的模式,不仅破解了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更激活了乡村内生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
ICP证:京ICP备18038405号-1